background image

  

第一章 线路拟定与方案比选

1.1 线路拟定

 根据提供的地形图资料,起终点的位置,两点之间山势起伏状况,沟壑深度,

选择

2-3 个方案。两点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山体阻隔,山体绵延很长,范围广阔,

而且拔起的高度很高,地形错综复杂。山体之间有几条蜿蜒曲折的深沟,沟壑纵
横,起伏沟的地形变化起伏较大。沿沟的地质情况复杂,岩石的强度较低,而且
沿沟的方向展线,偏离线路航空距离较大,明显延长了公路里程。不仅增加了工
程数量和施工难度,而且增加了施工费用。该山体植被茂密,如果选择傍山通过
则填挖方的工程数量较大,破坏了地表植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利,而且选
择傍山隧道通过,则偏压比较严重,对隧道后期运营不利。偏压容易影响隧道衬
砌,是因为偏压使衬砌结构受力不均匀,而且一侧围岩容易松动,增加了衬砌
结构支撑力,衬砌很容易发生疲劳。该地区为山岭重丘区,山势徒峭,该处主峰
海拔

1686.4m,海拔最低处 1312m,

山脉大致成西北 东南走向。地貌上属于

有变质岩、沉积岩组成的中高山区,地质情况较复杂,断层节理多,围岩条件差
施工随时有涌水的可能。

因此选择一条围岩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展线距离短,弃

渣场地方便的线路,是本课程设计的关键。通过对地形图的仔细分析,对地质情
况的了解,初步选定两个方案:方案一,为了克服山体拔起高度形成的阻隔,
直接修一条长隧通过;方案二,沿沟展线走一段距离,然后选择较开阔的空间
形成良好的进洞条件,修两条较短的隧道。

1.2 方案比选

1.线形指标:方案一在平面上是一条直线,距离短,不需要圆曲线和缓和

曲线进行过渡,行车舒适,节省时间。方案二,经过的地形平坦一些,但距离长
施工方便,不需要修较长的施工便道,便于弃渣,洞口外便于布置施工设施。在
纵断面上,方案一拔起的高程较小,纵面整体坡度平缓,只需要一个较短的竖
曲线过渡。方案二的隧道坡度较方案一大,对行车不利,而且路线坡度也较大。

2.工程数量:方案一基本上是 直线,距离短,但隧道长度比方案二 多

200m,在修隧道时,要修距离较长施工便道,路线上不需要开挖路堑,填挖
方的工程数量较小。方案二距离长,填挖方的工程数量较大,开挖路堑比较多,
桥梁的数量较多,隧道距离也短不了多少,相应的工程数量较多。

3.施工难度:方案一隧道较长,围岩地质情况较好,隧道埋深较深,经过的

地形起伏比较大,交通不便,不利于利用大型机械设备

;方案二经过的地形平坦,

隧道进出口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便于利用施工机械,隧道的距离相对较短。故方
案二施工难度相对于方案一较低。

4.环境保护:方案一不需要开挖路堑,隧道较长,对地表植被的影响较小

   59  页   第  1  页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