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替保护层垫块,梁侧保护层采用砂浆垫块。

 

  

(4)注意大梁钢筋与原柱钢筋交接处的钢筋安装顺序,预留交接处柱头箍筋,待转换梁

筋安装后均匀调正、绑扎或焊接。

 

  

(5)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截面尺寸及各种钢筋布放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等并进行隐

蔽验收。

 

  

3.3 混凝土工程 

  

(1)采用 2 台混凝土输送泵(一 用一备)进行施工 ,分 2 段进行 ,浇筑方向如图 2,转换

层梁采用三次浇筑成型的方法

 ,每次间隔约 2h,每次浇高度为 600~700mm,最后一 次与

楼板混凝土一同浇筑

 ,以减小梁侧模板的侧压力和模板支点的承载力因开始浇筑时与底板

部位接触的混凝土呈液态

 ,需要要底木枋将线荷载均匀分布于支撑。但当第 3 次浇筑时,

最初浇筑的混凝土已放置

6~7h 并已初凝 ,此时混凝土以固态形式与梁底部钢筋结合 ,达

到一定强度后承受后面两次可塑性混凝土荷载

 ,并将荷载均匀地传递给支顶 ,该法让梁侧

面模板始终保持

1m 高左右的侧压力。 

  

(2)浇筑施工顺序为由下至上和由外至内,在后浇带部位收口,钢筋 、木工跟班作业。 

  

(3)混凝土楼板采用振动棒结合平板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其余结构采用插入式振动棒  ,

振捣时应避免与模板接触,注意要快插慢拨

 ,避免出现漏点或漏振、过振导致的变形现象,

并做好混

 凝土试件。 

  

(4)混凝土养护应由专人负责 ,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浇水养护,避免暴晒和吊运材料在

梁板上。

 

  

4 安全技术措施 

  

(1)确立转换层施工安全负责任 ,对施工用电箱必须采用

“三级箱”,绝缘电缆必须架空,

不准在作业层上拖拉

 ,以确保用电安全。 

  

(2)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和安全交底 ,严格按 审定 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

得修改变更,每道工序前应先检查原材

 料的质量情况,不合格则不得使用,每道工序完成

后要进行自检并通知施工员复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施工外围脚手架,以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

梯和操作台,严禁攀爬

 支撑系统。 

  

(4)作业区内不准吸烟或动火,并适当配置灭火器,以确保 防火安全,非作业人员不得

进入支模底下

 ,现场配备安全员监护管理。 

  

(5)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检查,观察支撑及模板系统的稳定和强度、变形情况,发

现问题立即暂停施工,疏散现场人

 员和排除险情后方能继续施工。 

  

(6)为了确保转换层施工安全,保障 4 层结构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在 4 层针对转换层荷

载较大的梁部位在

 下面梁底进行支顶卸载,并加设八字斜撑形成 45°。至下层梁头柱脚,使

转换层的荷载通过八字斜撑转换到下面混凝土柱上。

 

  

5 成本控制与质量技术措施 

  

5-1 成本控制 

  

(1)模板制作过程中 ,要根据模数充分利用好原材料,因材制作,不准随意开锯夹板,

严禁大材小用,相应固定位置的模板要对应,不准另作它用,确需开锯的大料要报请主办
施工管理人员批准方可进行。

 

  

(2)材料员必须根据工程量来确定限额领用制度,对超计划、超成本的开支应进行追究。 

  

(3)充分利用工地的各种废弃材料,对现场施工漏掉的建筑材料进行清理和过筛再用,

健全工完场清制度,促进降低成本实施。

 

  

5-2 质量技术措施 

  

(1)项目部按照该转换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各分项的质量要求,并进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