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4.结构参数的影响。 

  在所有的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着截面尺寸上的误差,在施工完成后的验收中也允许存
在范围内的误差,正是这些误差的存在才会造成桥梁在结构上的变形与破坏。同时在施工控
制中算入实际的材料容重和设计值中存在的误差,不同的钢筋含量和不同的集料对能够影
响材料容重,所以需要通过施工控制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监测到的实际值与
设计者差别较大的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

.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杜绝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蜂窝、气泡和麻面现象。 

  首先是对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保持规范。施工单位要严格依据国家建材标准对原材料
进行选取,这是桥梁质量控制的基础。并且要对工程的准确度严格掌控,并且按流程顺序进
行严格施工。浇筑捣鼓时应规范施工,避免过振的部分引起骨料向下堆积。在进行混凝土膜
工程时要进行精密的加工,避免周转过多引起的某一方位漏洞变形,接缝不密实等现象。而
且还应尽可能的缩短混合和浇筑的间隔时间,尽量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2.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 

  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桥梁裂缝问题,必须要按照我国相应的标准来进行配合比设计与施
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进行裂缝验算,对于位于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确定要科学合理。采用合理正确的计算公式确定混凝土的配筋率,确保
施工工艺的科学性。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振捣要实现设计的密实度,
还要选用合理的外加剂和掺合料。虽然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裂缝问题,但
只要能够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加强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就能取得不错的控制效果。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

,要控制好混凝土进入模板时的温度,要封层灌注混凝土,同时要设

计好合理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如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面铺上草垫或者保温塑料薄膜,采取合
理的保温、保湿和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强度

,避免腹板梁产生温度应

力的裂缝

 

  

3.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预防钢筋锈蚀进而引发裂缝,为控制裂缝宽度,要确保具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在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对含氯盐的外
加剂用量要严格控制。

 

  

4. 确保混凝土浇灌施工质量。 

  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在使用前先做好计量仪表的标定工作,施工中每月对计量仪表
进行复检,确保仪表稳定,为稳定混凝土质量打下基础。严格按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施工,
做好原材料的抽检试验工作,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退出场。每次混凝土拌和前应做好砂、石
含水量测试,据此调整加水量。严格按施工规范控制混凝土拌和时间。混凝土布料应均匀并
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

30cm 以内(如采用高频插入振捣器可控制在 40cm 以内),并

认真做好混凝土的振捣,防止欠振、漏振,避免过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棒头大多为
φ50,一般其作用半径为 30~40cm,每次其移动距离宜为 50~60cm,每层插入下层混凝土
3~5cm。操作时必须严格做到快插慢拔,将振动棒上下略做抽动。振动棒插入振捣至混凝土
面不再下降、无气泡、泛浆但隐见粗骨料止。在振捣过程中,插入式振捣器的振动,呈截锥形
分布,棒头部分的振动力最大。如将振捣棒缓慢地插到混凝土中振捣,表层的混凝土很快被
振实,当棒头再插入混凝土底部时,内部混凝土中的气泡就很难透过表层混凝土向外排除。
实际施工表明:如浇灌时混凝土分层太厚,或未充分振捣,或振捣方法不当,则混凝土内
的气泡无法排除,附着在模板表面而形成麻面现象;如边角部分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则
拆模时混凝土保护层被模板粘连掉落而造成缺棱掉角;如混凝土过度振捣,则造成砂浆与
骨料离析,离析后砂浆上升而石子下沉,混凝土成型后表面明显分层,色差大,严重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