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情,活得很真,骨子里洒脱与大气。越大气和爽气的人,就越有魅力,越招人喜欢,到最后
不成功都难。在这方面,我常常显得特别小家子气。
  
  我从前年起开始陆续帮导师给本科生代代课,从

06、07 到 08、09,都还算有过一些经

历,同学也从

85 后到了 90 后,我对

“90 后”这个称谓,与许多人一样,都有先天的厌恶感,

我想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是很可怕的,是很不可取的。尤其是每次想到

“85 前是这样的,90

后是这样的

”,我都会深感惶恐:妈的,我老了。

  
  但随着与他们的交往,我发现每代人的青春都差不了多少。但如果硬要说有的话,我的
一个感觉也非常明显,他们的自我意识比上一拨人要重,比如,

07 级的本科生,即便老师

教得比较滥,也会碍于情面听下去,而越到现在,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就变得越
难。
  
  这种自我意识无疑有好的一面。但无疑也有许多不好的一面。比如频繁转换注意力,频
繁跳槽,也许他们会想着转换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不是把一个相对一般的机会,凭
借自己的发展做成最好的机会。再有一点就是,自我意识很重的人,通常非常不大气,会显
得非常矫情。
  
  我经常收到一些师弟师妹给我的来信,比如,问问我应该怎样学一门功课。我给出的回
答就是,去看一本教科书吧!而得到的回复经常是:那本教科书太厚了,太枯燥了,我时
间紧,这个忙那个忙,有没有简单一点的?
  
  人不换位是很难完成换位思考的。所以我直接说我对这种回答的反应,就是无比反感。
是你自己要学,又不是给我学,学习哪有什么好玩和简单的事,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有哪
怕一丁点儿成就,都得忍受枯燥的学习过程,以苦为乐,没这点素质,还是别学了,您老
多休息吧。
  

  关于读书

  
  年初的时候,我与导师有一场对话。他始终都无法理解,

facebook 这种公司的估值怎么

会那么高,他是

60 年代的人,他固执的认为,facebook 的技术进步,以及其所引发的文明

进步,跟微软、苹果这类公司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他同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
同学上校内。在他看来,

30 岁以上的人,每天都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根本不需要了解别

人在看什么想什么。
  
  我越来越觉得他的观点有相当可取的地方。但我更关心的是校内化网络生活,给我们生
活状态所引发的改变。比如,当网络成为信息阅读渠道的时候,书的地位就下降了,或者是
被我们不经意间遗弃了。
  
  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我们比上一代读了更多的网络文字,比如最近特别流行加
藤嘉一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读过,那么我们花在经典著作上的时间,就一定比上一代人少。
我老爸只有初中文化,现在也不会上网,但是现在还坚持去图书馆借书,晚上读书的习惯,
他对历史和经典文学著作的了解,让我经常觉得自己很没有文化,这一点都不假。我去世的
老爷,对历史的了解都比我强好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