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或叶浮于水面的水生植物,如:睡莲、水浮莲、红菱等。沉水植物:指整个的植株全部沉入水
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如金鱼草。

 

  

2.2 河岸的坡脚处植物的配置 

  也就是靠近岸边可被水淹没的区域,此处应种植湿生植物如美人蕉、芦苇、水生鸢尾、水
花生、菖蒲、香蒲等等。

 

  

2.3 河岸的斜坡处植物的配置 

  由于此处受到稳定性的制约,不可种植根系较发达的大型乔木、灌木,主要以地被搭配
小灌木为主。斜坡较窄的地段可用简单的柳树和香樟搭配一些小灌木如杜鹃花、海桐、黄杨、
珊瑚树、迎春花、连翘、云南黄馨等。斜坡相对较宽的地段植物配置时要有一定的层次变化、色
彩变化和季节变化等,可选用的植物有:棕榈、合欢、八角金盘、红槭、南天竹、石楠、杜鹃花、
云南黄馨、酢酱草等。草本多为耐湿的草,如沿阶草、狗牙根、马尼拉等。

 

  在河面上,桥的两面车流、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为了提高河岸的观赏效果,宜在河岸
的斜坡处设置花境。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
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以宿根花卉为主,配以花灌木、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
卉等,在带状种植床上,通过不同花卉自然式的斑块混交,表现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
更重要的是还要展现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是一种半自然式的花卉种植形式。它追求

“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艺术手法。花境以宿根草本、花灌木等植物为主的自然式,或规则式与

不规则式之间的一种长形花带。从平面布置来说,它是规则的;从植物的栽植方式来说,它
是自然的。花境突出的是自然美,栽植可选用的植物材料丰富,季相变化比较明显,能呈现
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一个动态变化,创造丰富的自然景观,体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2.4 河岸的坡顶处植物的配置 

  首先应考虑植物配置的艺术构图。一是林冠线即植物群落配置后的主体轮廓线,能使河
岸景观带的立面富有层次感。二是透视线。植物的配置需要有疏有密,在景观处应疏种,留
出透视视线,其次还应考虑坡顶的尺度,尺度较大的坡顶植物配置时一般采用大手法,即
高大的树成片成带的栽植方式,个别地点则栽植特殊树种作为点缀式标志。如一些古树名木
既加强了景观的气魄,又是一标志型树。在尺度较小的情况下无需做太多的植物配置,只突
出一种树就可以形成个性强烈、独具风格的造景。无论尺度大小,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距水
边距离的大小要求是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行道树
形式。坡顶处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应种植一些耐湿的树种,如垂柳、水杉、枫杨、乌桕、合欢、广
玉兰、棕榈、银杏、女贞、桃树、海棠、紫荆、紫薇、紫叶李等,地被主要使用麦冬、酢酱草、结缕
草、黑麦草等。坡顶处一般要营造出几个特别的景象,如:初春垂柳的枝条像绿色的丝带挂
落水面;池边的枫叶一到深秋就会染红一池清水:鲜花怒放,落英缤纷;

“高树临清池,风

惊夜来雨。

”也能泛起雨打芭蕉似的滴水涟漪乃至“池塘生春草”这种白描式的河岸景观。 

  

2.5 河岸的背水面绿化植物的配置 

  通常指岸上绿化或台阶式护岸的上层绿化,这一区域环境受河流的影响较小,使用的
植物种类与陆地绿化类似,但在植物的配置上应放弃只注重景观配置的做法,结合生态理
论原则形成一个长期共有的多种类、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从而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
数,充分发挥植物改善环境的功能。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的不同以及乔木、灌木、草
与地被的合理搭配,形成一个多层次变化、质感变化、季节变化、色彩变化的植物群落景观。

 

  

3 河岸的园林景观设计应与河岸的亮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中绿化和亮化的设计是互相协调、互相依托的。河岸的树木、花草在河岸灯
的照射下烘托出河岸的恬静和温馨。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有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
的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
换的灯光与平静的河水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空间活跃起来,充满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