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孔相应较浅;反之,地质性质差,有淤泥及松散杂土的地区的勘探孔的深度相应较深。所以,
要因地制宜,按照实际的地基复杂程度来确定勘察深度。但由于地基复杂程度的影响,勘测
点的间距也有所不同。采用的等级勘探,对室内的岩土试样进行分析时,由于发现特殊性质
的岩土,而导致了不合理的勘探点,为工程埋下了隐患。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策
略,对勘测点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拟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2 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一种重要的勘察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规
范进行。不能为走捷径而不按相关的规定校正杆长和孔深,在标贯器脱落到底部时,不能及
时发现,从而造成数据的失真。原位测试是一种间接的勘测手段,有其自身的原理和适用的
岩土层,在目前的勘察中,不合理的原位测试情况存在着测试方法的不当会造成了严重的
安全隐患。因此,在勘察前应该搜集相关的地质资料,尽可能熟悉多种原位测试方法,采用
合适的原位测试方法,确保合理的测试手段和正确的勘察结果。

 

  

1.3.3 地下水位观测 

  由于城市对地下建筑物需求的增长,对地下水位的观测也变得尤为重要。地下水的类型、
流向、水位、流速、补给来源、腐蚀性、水位变幅及含水量、含水层性质、渗透系数都会对建筑物
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确定地下水的抗浮水位尤为重要,不能仅仅只凭经验值来确定
抗浮水位,这是不负责任的。地下水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要详细收集勘察期水位值、
历史最高水位值,并进行详尽的调查,考虑到各种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全面、综合地对
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1.3.4 野外编录及地层划分问题 

  野外编录描述不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工程的质量,室内资料有效整理的关键因素是对
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但由于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造成了多数技术人
员了意见的不统一,导致野外资料的分层、定性情况有所不同,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因此,
要解决此类问题,应该集中所有技术人员的力量,共同勘探多个钻孔,派专门的人员负责
各个区域,重点描述特殊地层,保证好勘探质量。

 

  

1.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4.1 地基均匀性评价 

  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规定进行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均匀性评价
的标准各不相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需要制定合适的评价方法。

 

  

1.4.2 基础方案的选择 

  基础方案的选择要符合既经济又合理的原则,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应该共同分析研究
可行的方案,而不能图省事省力,只提供单一的方案,不通过协商考虑造价,给工程造成
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认真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
 
  

1.4.3 地震效应问题 

  建筑对其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对极为重要的建筑必须采用波速测试,但对
场地波速测试也有明确的规定,不能仅仅凭场地经验来判断场地的类别。对单幢建筑的测量,
波速的钻孔不能少于

2 个;而对于高层建筑群的测量,其波速的钻孔的数量可相对减少,

但不得少于

1 个。这个规定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地震区的强弱程度,没有考虑到地基处理后

的剪切波速值、场地地基土类型和场地类别的变化情况,在岩土工程评价和地基设计时没有
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现今的规范要求是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以静力触探
为辅,有足够经验的地区可以使用剪切波速测试,按照规范的要求布置工作量,可很大程
度地减少误差。

 

  

2 强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