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目前评价初期冲刷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M(V)曲线法;(2)差值法;(3)b 值法。本

研究采用

b 值法,其主要原理如下: 

  

(1) 

  式中:

 

  

M-无因次累积污染负荷; 

  

V-无因次累积流量; 

  

b-待定参数。 

  式

(2)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到: 

  

(2) 

  最后使用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

,便可以得到 b 参数值。b 值越小,初期效应越强。当时,表明

降雨过程污染物浓度恒定。当时

,无初期效应。 

  此外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使用 matlab 软件中的 Lilliefors 检验判别。 

  

1.4 监测降雨特征 

  从近一年时间内

,共进行 22 次降雨径流采样。22 场降雨的详细特征见表 1。    

  

2 雨水水质 

  

2.1 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EMCs) 

  经

matlab 软件 lillietest 正态性检验发现,在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上,TP、TN、COD 和 SS

均符合正态分布,由此可认为其分别对应的均值(

0.071mg/L、2.78 mg/L、18.9 mg/L 和

23.5mg/L)近似等于总体的数学期望值,能反映该屋面水质平均状况。这些数值低于或处于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00-2006)(以下简称《规范》)[7]推荐的经

初期弃流后的经验值范围(

CODcr 70~100mg/L, SS 20~40mg/L)的低端, CODcr 值甚至低

于规范中处理后雨水用于冲厕的标准值(

30mg/L)。因此,无须弃流直接收集相关径流出

水符合规范要求,雨水利用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

 

  此外,本课题组还在上海市

2 个雨污分流情况较好的住宅小区进行了多次庭院雨水管

道出流水质状况调查。两个小区的庭院径流污染物多次调查的事件平均浓度的均值如下:

1)COD 44.8mg/L, SS 59.0 mg/L, TN4.08 mg/L, TP 0.33mg/L;(2) COD 35.2 mg/L, TSS 

54.2 mg/L。与屋面径流相比,庭院雨水的污染物浓度明显较高,尤其是 TSS 超出了屋面雨
水利用的设计标准值,考虑到多数情况下雨水管道存在一定程度的雨污混接,在缺水程度
不是很严重的上海直接收集利用庭院雨水不一定合算;因此,建议庭院雨水不直接利用,
可经渗滤净化后补充地下水或排放,达到削减径流污染和滞留洪峰的效果。

 

  

2.2 各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 

  根据

1.3 节的计算方法,得的所有监测降雨事件各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的 b 值(表 3)。由

3 可知,不仅各污染物的 b 值差别显著,且同一污染物在不同降雨事件的 b 值也有较大变化

幅度

,一些降雨场次的某些污染物质甚至未表现出初期效应。此外,对每种污染物的 b 值进行

正态性检验也发现: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污染物的 b 参数值均符合正态分布。以上结

果均表明初期冲刷效应受到众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由于各污染物的

b 值符合正态分布,可认为所有降雨事件样本的 b 参数平均值近似等于

正态分布总 体的数学期 望 。

TP、TN、COD 和 TSS 的 b 参数平均值均较接近,分别为

0.780、0.785、0.80 和 0.799。由式(2)计算可得,降雨前期 20%的径流量对应的 TP、TN、COD

TSS 的累积负荷比例分布为 28.5%、28.3%、28%和 27.6%,各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均较弱。 

  由于污染物初期效应微弱,初期弃流对降低后期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作用有限,且监
测屋面径流本身污染程度较轻,考虑到实施初期弃流需要专用装置或设备,将占据一定地
下空间,俱增加维护管理难度,加大工程成本。因此,世博中心工程设计方案以不设置初期
弃流设施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