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面积,使基础传给地基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减小,而能与地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对于工程
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地质较差的地方布置绿地,地质较好的地方布置高层建筑,在
交界的地方布置高层建筑应注意,让一幢高层建筑跨越两种性质的土层是不合理的。如果建
筑上部荷载较大,基础的底面积也应相应的增大,可以通过加固、打桩等办法来改善地基的
承载能力,同理,即使上部荷载相同,在承载力较高的岩土层埋深较浅的地段要充分发挥
其承载力,基础也应当以不同大小的底面积去适应地基的不同的承载能力。

 

  

3 地质建材与高层住宅楼的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楼的建材都直接或间接与区域地质状况有关,被统称地质建材。地质建材比较
笨重,搬运不便。地质环境提供了石、土、砖、瓦等建材,所以当地大兴土木时,除了加工制
作产品,大部分属于未经制作的原始材料,建筑高层住宅楼是就地取材。在施工时一般只需
在建筑现场加工便可使用。这对于形成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特色十分有意义。

 

  我国高层民居建筑普遍采用梁柱式构架结构,这种结构对太阳能的应用不是十分有利。
国外认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与制冷技术将是下世纪建筑设计的方向。目前,国外正在试验太
阳能集热式墙体,由两层保护性玻璃和中间透明塑料体复合而成,其原理是利用透明绝热
材料吸收太阳能用于高层建筑中的理论。为了很好的降低能耗,在设计中运用被动式低能耗
技术与场地气候和气象数据相结合,同时,使停车场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使雨水存留于地下,增加环境中的水分,与停车场内的树林形成一种供水循环系统,提高
小区的绿化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分隔房间的墙壁上留有通风口,并配置有通风设备,其具
体方法是通过建筑外形的塑造、材料的选择等。总之,一个地方的住宅结构设计必须要充分
考虑该地的地质建材条件。

 

  

4 地震灾害与高层住宅楼的防震设计 

  住宅建筑灾害有地震、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必须采取设沉降缝和桩基等措施,减少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对高层建筑物的危害。人为灾害地质环境直接影响地震等大灾害防范,是
住宅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高层住宅建筑的群体设计在震区布设住宅群时。应根据地质调查,从抗震的角度考虑,
除了在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上、住宅的平面和高度设计上予以特别重视外。布置建筑要
避开危险和不利地段。在住宅群中必须留有适当的疏散场地作为震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除
了公共绿地外。由于房屋的自振周期短,须在居住小区中专门划出一些临时疏散场地;在房
屋的可能倒塌范围之间留出一定宽度的通道备用。震区房屋倒塌情况的调查资料表明,若房
屋的自振周期与地基的末震周期接近,可根据这一指标设计通道宽度,以备震害发生时救
灾人员和车辆通行之用。如果在小区范围内地基有硬有软,则因该在软土区布置刚性较大的
建筑,这样对建筑整体抗震有好处。为了抗震需要,住宅周围的道路也要合理布设,一般情
况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把宅前道路布设在临近住宅出入口的一侧,但在震区就必须把住宅
群的道路布设在两幢住宅之间,道路易于清理和使用。

 

  

5 磁场与住宅建筑的设计 

  地表磁场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效应有热效应,所以地表磁场强度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影
响住宅布局的一个地质物理因素。如果地表磁场能量变化不是很强时,人类经过长期演化已
适应了这一地质环境。但地表磁场强度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在生物体内部产生的能量和
温升并不明显的情况下,一旦局地磁场强度发生较大变化,会使组织的传热机能产生混乱
对居住者的生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当地磁强度过大时,受地磁场影响的组织内吸收的能量
远大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时,球形红细胞形成速度达到最高值,当超过组织的调节能
力,红细胞溶血速度明显增大。科学家们还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及造成的死亡率,都是
因为局部体温上升,最后导致组织的破坏和死亡。随住宅建筑周围的地磁强度月均值的增强
而升高,会对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见,在高层住宅建筑布局设计时,必须要注意选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