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回转和走向尽量考虑山体的坡向走势,做到与山体地形相协调。
  

3.2 景观设计 

  

 安置点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安置点外围生态林地保护较为完整,本次规划以完

整的生态林地作为背景,合理利用现状景观,强化人文景观要素的功能,构筑安置点特有
的绿地景观系统。

 

  

 (1)景观结构(景观分析图) 

  

 小区绿地景观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使之与周围山体、河流、农田融为

一体,形成

“一心一带,两轴多点”的绿化景观格局。 

  

 1、一心指景观中心,以中心广场为中心,整治周边环境,配置景观元素、健身器材等

公共设施,形成安置点的文化景观中心。

 

  

 2、一带指沿安置点周边自然山体形成的生态绿化景观带。 

  

 3、两轴是指安置点内主体水系两岸水体空间所构成的滨水景观轴。 

  

 4、多点即多个绿化景观节点。 

  

 (2)形象和特色 

  

 基地将通过种植本地树种,以保留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青岩的人文特色。这个景观

特色并非是静态的,它将通过多样化的树种选择实现季节性的色调变化。种植的一系列常绿
和落叶植物将给建筑周围的景观增添不少亮色,与当地天然地貌浑然一体。

 

  

 (3)主题 

  

 强调乡土建筑的休闲特色,突出自然与休闲这个基本主题,创造一系列独特而又相互

协调的户外景观环境,设计时要求尽量遵循当地地形特点和现有植被分布。

 

  

 (4)规划措施 

  

 1、加强安置点主干道的道路绿化、亮化工程的建设,创造安置点整体风貌。 

  

 2、加强水岸绿化建设,可采用

“乔木+灌木”的种植模式,植物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

以突出自然与休闲这个主题。

 

  

 3、利用安置点内空闲用地,适当布置绿化植物,改善安置点环境。 

  

 4、对居民住宅前屋后进行绿化,同时结合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及河岸绿化,形成有机

的绿化格局。

 

  

3.3 建筑风格 

  

 (1)现状分析 

  

 青岩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多文化融合变更,作为反映文化定位的建筑,尤其要反

映融合变更这一特点。就青岩古镇而言,其建筑特色是融合中原地区汉族建筑特色和当地少
数民族建筑,因地制宜地发展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作为风貌的统一,整个青岩堡安置点都应该保持青岩古镇这样的建筑风格,在外观上

达成统一。同时,建筑的作用不光是在外观视觉上形成统一,在建筑的使用上,还应该按照
文化定位,形成一定层次的差别。青岩堡安置点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的居住、发
展问题,因此,在外观上保持风貌特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实用性。而新建商业街区是连
接两个城镇的过渡带,需要在建筑风格上做到统一的同时,逐步变更,达到项目整体建筑
风格的和谐。

 

  

 (2)风格定位 

  

 安置点的打造是基于青岩古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建筑规划上不仅要体现

出浓郁的当地特色,更要融合多民族文化在建筑上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丰富的建筑语
言,营造出一种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之美。

 

  

 结合文化定位,安置点的建筑风格:新修建的商业区,以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为主,使

其在注重实用的同时,与古镇风貌相匹配;安置点住宅的建设在外观上整体与古镇和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