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①注意居住区的选址问题。 

  关于居住区选址,应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地貌及其周围的环境,远离噪声源和有害气体
释放源,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少的改变地形

[2]。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充

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创造景观,以降低能源成本。

 

  

②注意道路交通结构的问题。 

  住宅区内的道路系统所属的范围是城市居住区的空间,所以,居住区道路规划和设计
需要满足居住区的社会模式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的道路总体规划以及道路狭窄的设计应充
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和居民之间的互动习惯,而不能一味地将重点放在如何满足汽车的行
驶与停放上。交通功能虽然是居住区道路的基本功能,但随着机动车数量剧增,居住区内的
汽车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居住环境的矛盾交叉点。它包括道路系统的主要交通方式,汽车交通
应与人的活动构成可分可合的有机整体,使居住区保持安全、安静、方便。此外,在设计居住
区内的交通结构时还要充分考虑居住区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整体交通状况,尽量做到局部与
整体的协调统一,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其次住宅内小区的道路设计尽量采用可渗透地面。可
渗透地面或可渗透地砖,不仅可以蓄积大量的雨水,缓解小区的

“热岛效应”,改善周围的

环境质量,而且可以缓解对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

 

  

 

  

③注意居住区的平面布局问题。 

  

 

  居住区的平面布局有围合布置、行列布置、自由布置三种。围合式相对封闭,不利于风的
导入,自由式多在场地受限时使用,行列式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为了是大多数房间能获得
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错列式和斜列式则更为适宜。住宅单体的多单元组合,可以节省用
地,减少建筑物外围护面积,从而减少能耗;而少单元组合,可以扩大光照面积,并使居
住区内的气流畅通。应视不同地域而采取相应的优化组合方式

[3]。最后房屋单体设计时,应

该增加房屋的进深,减少体形系数。

 

  

 

  

④注意居住区的绿化布局问题。 

  良好的居住区绿化,不仅能提高居住品质,美化环境,更能调节居住区的微气候,起
到节能的作用,对绿化和水体面积进行合理控制,因为适度的绿化和水可以调节温度、湿度、
遮阳和美化,对改善住区气候发挥作用,但如果该面积定位过大的话会减少土地面积的有
效利用率。

 

  

2.2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 

  墙体的耗热量约占建筑耗热量的

30%以上,因此,墙体保温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的节

能效果。其成熟的措施有:改善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多采用新型节能砖、采用外墙外保温
或者外墙内保温技术,构成复合墙体。

 

  门窗及其缝隙的空气渗透耗能,约占整个住宅耗能的

50%,因此,外门窗的节能设计

是节能的重点。其成熟的措施有:合理控制窗墙面积比、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采用新型材料,
提高外门窗的保温性能。

 

  目前看来,市场节能材料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墙体型节能材料,另一类是窗体型
节能材料。墙体型节能材料通过外墙外保温技术,利用双层聚苯保温板,采用中夺隔热原理,
在双层聚苯保温板和外挂玻璃幕墙间采用断桥和充空气夹层的手法来减少墙体结构的基本
耗热量并达到一定的室内保温效果。而窗体型节能材料则主要是利用活动式外遮阳技术来控
制室内的采光已达到保持室内温度和亮度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相关材料种类数量都相对较多,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寿命等相关参数并结合具体实
际,不能盲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