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这件事儿给我很大的启发,那个丈夫是

“明知八成没有,还要问”,太太是“想必

没有认为不必问

”,餐厅是“既然客人有需要,就不能固执的坚持日本料理不卖咖啡”,那

不正是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最好的例子吗?

 
这又让我想起一本美食书上谈到的真实故事。有个公司以重金招聘两位创意人才,

从几百位应征者当中,精选了四个人,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跟专业经验,让这公
司的老板很为难。决定再跟这四个人吃饭,聊聊天,感受一下哪两个比较适合。

 
四个人都点了牛排。没多久,牛排端上来了,其中两个人先撒了点盐,才开始吃。

另两个则先吃了一口,才拿起盐罐撒了一些盐,就从这个撒盐的动作,老板决定了他要的
人,各位猜是哪两个?是牛排上来没吃先撒盐的,还是尝一口才撒盐的?

 
答案是后者。正如老板后来说的,如果你没怎么吃,怎么能武断地认为一定不够咸?

就算你十回有八回吃到的牛排都要加盐,你也应该先试一下。我要的是有创意的人,是能在
没有机会中找机会,在绝望中找希望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独断独行的人。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回到打电话的主题,如果今天老板叫你,在怎么想对方都

已经下班的时候打电话过去,你能武断的说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