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防治措施:埋设护筒时,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四周;在护筒的适当高度

开孔,使护筒内保持

1.0~1.5m 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应防止碰撞护筒;护筒冒水时应停

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应加接或重新安装护筒。

1.2 塌(坍)孔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的持力层发生变化等原因,将会出现因漏水、漏浆等导致

的孔壁坍塌的质量事故。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

,或泥浆突然漏失,

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其造成施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护筒的长度不够,护筒变形或形状不合适,埋设的深度不够;周围土体未用粘土

填封密实,引起护筒底部漏浆冲刷孔壁;

2)泥浆的容重及浓度不足或粘度不符合标准起不到护壁作用;
3)土层中土质松散或夹有松砂层土,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中来不及形成泥膜;
4)清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未能及时灌注混凝土,而且没有采取预防措施,造成坍孔。
处理措施:
1)施工现场在埋设灌注桩的护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

必须保持护筒安装垂直,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严格控制孔内水头标高,使护筒内保持
1.0~1.5m 的水头高度。

2)泥浆的比重应根据试验控制在规范要求内。另外,在成孔时,如果遇到砾石层等土

层产生大量漏浆时

,应控制进尺速度,且用较稠的泥浆护壁。

3)当中断成孔作业时,要着重监视漏水、跑浆的情况。
4)在成孔施工中,钻孔速度不宜过快,如果孔壁未形成有效泥浆膜,施工中将易出现孔

壁坍塌的质量事故。成孔速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并参照相应规范选取

,对于淤泥质等非常软弱

的地质,如果成孔速度过快

,造孔的桩孔将很不规则,对于砂、砂砾等土层,若成孔速度过快,

会产生桩的径向摆动,而发生孔壁坍塌现象。

5)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塌孔的桩孔应及时回填,当地

层呈现稳定状态后应适当的停置

3~5 天后再度施工为宜。

1.3 护筒脱落
护筒脱落的原因一般是护筒背后回填质量不好,受地面流水的浸泡等因素使护筒失去

稳定而脱落。发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将钻机移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如因地面流
水引起的脱落可先排除流水,在原地面上填一层粘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后重新安装护筒,
复钻孔施工。

1.4 桩底沉渣量过多
清孔是灌注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清孔应尽可能地使桩孔中的沉渣

全部清除,使砼与岩基结合完好,提高桩基的承载力。施工中发生桩底沉渣的主要原因及处
理的措施如下:

1)桩底的沉渣过多主要由于施工中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造成的;施工中,

应保证灌注桩成孔后

,钻头提高孔底 10~20 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

30min,然后将锤式抓斗慢慢放入孔底,抓出孔底的沉渣。

2)当使用的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时,桩底的沉渣浮起困难,沉渣将堆积

在桩底,影响桩与地基的结合。施工中,应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
不能用清水进行置换。

3)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如果钢筋笼的轴向位置未对准孔位,将会发生碰撞孔壁的事故,

孔壁的泥土会坍落在桩底;在钢筋笼吊放时,应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
碰撞孔壁。可采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