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主塔墩承台高

4m,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防止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

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确保承台混凝土的质量。根据现场施工条
件,经各方讨论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要求提供的商品混凝土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升温,控制最终水化热;埋置冷却水管。即在混
凝土浇筑前预先埋设冷却管,利用管内流动的冷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部分热量,
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并完成初凝后立即在表面上蓄水
养护,蓄水深度

35cm,以减缓混凝土表面温度的迅速散失,控制混凝土表面温

度与内部温度或外界气温的差值,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鉴于采用商品混凝土,
无法采用降低集料温度或直接用温度较低的江水拌和混凝土的方法来降低混凝
土的入仓温度。

  在浇注第一个主墩承台时,埋设在承台内的电阻传感器显示温差超过

设计允许值。虽然现场加大冷却水流量,温差仍无法控制在设计允许值内。监督
组立即要求调整施工方案,在浇注下一个承台前,必须增加相应措施及后备方
案,并报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审批。施工单位在增加冷却水管及以降低冷却水温
后备方案后,后续承台混凝土施工均能达到设计要求。随后检查第一个主墩承台
混凝土,虽未发现质量缺陷,但也暴露了施工前措施不到位及无充足可靠的后
备方案的问题,同时说明监理、监督工作深度仍不足,未充分考虑施工不利因素
致使出现质量风险。监督工作从这点看对于重点工程重点工序仍未充分做到靠前
服务、靠前监督。

  

2.2.2 钢管拱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系杆穿越钢管处发生混凝土外泻问

题。

  本桥采用从拱脚到拱顶用泵送混凝土顶升法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要求采

用微膨胀、低水化热的流态混凝土。拱肋混凝土灌注顺序为下弦内侧管-上弦内
侧管-下弦外侧管-上弦外侧管。每次灌注一根弦管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设计强度的

80%后才能灌注第二根弦管。混凝土灌注工作应连续进行,要求一

根钢管内的混凝土在初凝时间内一次泵灌完毕,中间不得有间断,并且必须灌
注两肋对称进行,进度差不大于

2.5m。

  

2007 年 4 月 9 日,按计划灌注上下游内侧 2 根下弦管内混凝土,下午

三点半开始灌注上游内侧下弦管内混凝土,五点半完成灌注。晚上接着灌注下游
内侧下弦管内混凝土,二十点开始,至二十三点五十分混凝土灌注至拱顶冒浆
孔,两岸灌注混凝土以排除浮浆,十二点排浆完成,南岸侧停止灌注混凝土,
将闸阀关闭,北岸也随之停止灌注,准备关阀,此时北岸系杆贯穿拱肋处发生
巨响,混凝土从系杆套管内流出,北岸混凝土流失在半小时后停止,

4 月 10 日

上午,清理系杆套管后发现,系杆套管在拱肋内的部分已严重损坏,靠近北侧
面的一端,系杆套管下缘往上凸曲变形。分析事故原因确定系杆套管因为强度及
刚度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在泵送的高压状态下变形受损,导致混凝土流出。

  在出现质量事故后,监督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将事故发生过程、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及建议处理方式书面报建设、监理、设计单位
尽快确定处理方式,要求加强对处理的钢管混凝土检测,确保混凝土的灌注质
量。施工单位提出混凝土补灌施工方案并得到了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实施。在随
后的钢管混凝土检测中,能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监督组此时重点监督事故
处理的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重点督促随后的处理过程。总结
该工序的监督经验,施工前各方均认为钢管拱混凝土是本工程技术要求最高的
混凝土项目,前期的技术准备也较充分,施工单位也有过其施工经验,监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