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速度和位移动力反应变化过程。
  (

4)在 1994 年美国 Northridge 地震和 1995 年日本 Kobe 地震后,美日学

者又提出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性态的基本思想,就是使建筑结构
在使用期间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它与传统基于力的设计方法不同,对结构
性能的评判主要是基于位移准则,用不同的位移指标来对结构性能进行不同的
控制。但是由于大震下结构的非弹性变形难以准确的估计,使得基于性态的设计
方法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但提出它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两点:

1. 强调地震工程的系

统性和社会性;

2. 认识到原有抗震设计规范的部分不合理性。

  作为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基础,应该对某一具统计意义的特定水平地震作
用下的结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准确的评估,还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评估方
法和可用的评估工具。正是因为这个目的,提出和发展了

Pushover 方法和能力

谱方法。

Pushover 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采用静力加载,假定某一分布形式的侧向荷

载作用在结构上,逐渐加载直到达到结构控制点目标位移或结构破坏,从而得
到控制点的水平侧移与基底剪力关系曲线,用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Pushover

方法依赖于侧向力的分布形式和弹塑性反应谱目标位移的确定。

        二. 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设计力延性准则

  在弹性反应谱提出之后,人们发现由此计算所得的结构反应与实际地震时
结构的破坏现象有一定的矛盾,主要是按弹性反应谱算得的结构反应加速度为
当时习惯性设计地震力的取值大好几倍,而且按照习惯性取定的设计地震力的
作用下设计的房屋结构,在地震中结构体系的损伤并不严重。上世纪

60 年代,

Newmark 通过对不同周期的初始刚度相同的单自由度体系在多波输入的条件下
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等位移原理和等能量原理,并提出了结构延性的概念。其后
又深入地研究了单自由体系的屈服水准与弹性自振周期以及结构最大非弹性动
力反应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

R-μ-T 效应的理论。通过这些研究,揭

示了延性能力和塑性耗能是结构在取用屈服水准不高的情况下,在大震下结构
不发生严重破坏和不倒塌的保证。到这里,关于设计地震力取值大小的基本问题
就得到了解决,就是抗震时地震力取值的大小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是和结
构延性性能和耗能机制相关的量值。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设计地震力取值仅仅解
决了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对结构延性性能保障方面的措施还必须得以保证,这
将在下面一节讨论。
  目前,世界各国的抗震规范几乎都采用这样一种思路:采用按可能遭遇的
地震强弱划分地震分区;根据各地区的历史发生地震的统计结果或对地质构造
的历史考察给出具有明确统计含义的设防水准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再利用加
速度反应谱给出不同周期下结构的反应加速度;通过地震力调整系数

R 得到设

计用加速度水准。同时,多数国家都认同这样的观点,设防烈度水准可以取用不
同的值,选用越高的设防烈度水准,结构的延性要求也就越低,选用越低的设
防烈度水准,结构的延性要求就越高。结构延性保障的先决条件是构件的延性,
在采用一系列措施保障构件延性的基础上,再通过有效合理的连接,同时结构
体系选择合理,刚度分布合理的条件下就能基本保证结构的延性。
  下面这种谈谈我国抗震规范的大致思路,现行的中国规范没有采用多种设
防烈度水准的取用,而不加区分的统一采用的地震力调整系数

R=1/0.35;同时,

大致根据设防烈度的不同,划分不同的抗震等级,着眼于不同的设防烈度,采
用不同的保证延性的抗震措施。这里很明显就存在一个概念的误解,也就是按照
R-μ-T 效应的理论,同样是地震力调整系数 R=1/0.35,对结构应该给予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