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问题。而且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建筑物的平面结构设计也就存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在
对其进行抗震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来对整个建
筑物的抗震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很好
的保障。

 

  

2.3 多道抗震防线 

  多道防线是指一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
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当共振时,多道设防的优越性更为明显,当第一道防线破坏,
第二道防线接替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变化较大,共振现象缓解。

 

  

2.4 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的特点为抗侧移刚度大,自振周期较短,地震作用较大。若增加
墙厚和数量、减小横墙间距,则刚度增加,但地震反应加大。剪力墙可能会因承载力不足而
破坏。建筑并不是愈刚愈好,二者应相互匹配。框架

-剪力墙体系的自振周期的大小决定于抗

震墙的数量。数量少而薄,刚度低,周期就长,地震剪力就小,但抗侧移能力也低。框架体
系的特点为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侧移大,结构周期较长,地震反应也小。由于水平侧移大,
效应增大并随高度增加而累积,会造成承载力不足而破坏。刚度与延性对于有框架和抗震墙
或由框架和支撑组成的双重体系中;框架刚度小,承担的地震剪力小,而弹性极限变形大
墙体或竖向支承刚度大,承担的地震剪力大,而弹性极限变形小;在往复地震动的作用下
墙体和支承由于弹性变形能力差而出现裂缝、杆件屈曲,水平抗力降低,而此时的结构层间
位移角远小于框架的弹性极限变形值,框架的水平抗力未得到发挥;由于体系中各抗侧力
构件的刚度与延性的不匹配,造成各构件不能同步协调地发挥水平抗力,出现先后破坏的
各个击破情况。

 

  

2.5 非结构部件处理 

  所谓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力荷载
的部件,如内隔墙、楼梯踏步板、框架填充墙、建筑外围墙板等。考虑填充墙的影响:填充墙
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使结构抗侧移刚度增大,自振周期减短,从而使作用于整个建筑上的
水平地震力增大。改变了结构的地震剪力分布。限制了框架的变形,减少了整个结构的地震
侧移幅值。填充墙充当了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主力构件,使框架退居为第二道防线。

 

  填充墙的布置:砌体填充墙不同于轻型隔墙,尽管均为非承重构件,但它具有较大的
抗侧移刚度,所以不能随意布置。在建筑平面上,填充墙的布置力求对称均匀,以免造成结
构偏心。沿房屋竖向,填充墙应连续贯通,以避免在填充墙中断的楼层出现框架剪力的骤增。
在框架结构中当必须采用砌体填充墙作维护墙时,应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床裙墙对框架柱
产生的嵌固作用,防止短柱的出现。

 

  短柱:柱的剪跨比,剪跨比

>2 时,为长柱,

≤2 时为短柱,≤1.5 时为超短柱。长柱的

破坏形式多为弯曲破坏,短柱多为剪切破坏,超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坏。同一楼层各柱之间
的抗侧刚度不是很悬殊,但是一旦存在少数短柱,它们的抗侧刚度远大于一般柱子的抗侧
刚度,短柱将吸收较大水平地震剪力,尤其是框架结构中的少数短柱。容易出现短柱的部位:
窗间墙处的柱、楼梯间柱(与平台梁连接)。处理:贴砌方案或柔性连接。

 

  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案选择使应考虑:结构抗震分析中是否要求外墙板受力;
结构抗侧移刚度的大小;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

 

  

3.比较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 

  

3.1 抗震抗震性能水平 

  对于不同等级的抗震性能,都应根据结构类型、结构变形等方面加以定义,应该表达为
量化指标,以便工程设计和评估。

 

  

3.2 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