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原则

,宜采用规则的建筑设计方案,不应采用严

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对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或平面、竖向均不规则

的建筑结构

,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对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

平面内的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

;对薄弱部位应乘以内力增大系数,应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

弹塑性变形分析

,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在我国建筑中,结构的对称性主

要指的是抗侧力主体结构的对称。对称的建筑如平面对称的简体框架结构、筒中筒结构、简体
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

,一般比较容易实现结构的对称性。结构的规则性主

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要比较接近、变形特性要比较相近; 

  (

2)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沿竖向断面、构成变化比较均匀,不要突变; 

  (

3)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应注意同一主轴方向各片抗侧力结构刚度尽量

均匀

  (

4)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还应注意中央核心与周边结构的刚度协调均匀,

保证主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

,以避免建筑在地震或风的扭矩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转变

,从而引起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

5)地震作用通过周边的屋面结构传至下部结构,如屋面结构刚度不够时,在突出屋面

结构的下部一定范围内破坏相对集中。抗震设计中

,要求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

减小地震时产生的鞭梢效应影响可以说

,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

重要

,在实践中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的规范。 

  二、建筑工程基础隔震系统

 

  

1、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 

  

“隔离避让”、“以柔克刚”是隔震技术设防策略的立足点。基础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就是

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安装隔离设备(如隔震器、阻尼器等组成的系统),在水平
方向形成一个刚度较小的隔震层,用来对整个体系的刚度

K 和阻尼 C 进行调整,从而使结

构的自震频率发生改变,使结构的自震周期延长,这样就能够使结构的吸能和耗能的能力
得到大幅提升,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大减小,削弱地震对上部结构的破坏力。我们可以利用结
构的动力微分方程对这一基本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基础隔震的特点 

  基础结构的显著特点就是由于隔震层的安装,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

 

  (

1)由于隔震层的刚度较小,这样就使得地震作用产生的变形集中在隔震层,层间的

变形大大减小,上部结构呈

“整体移动”,使得上部结构构件避免了因发生大变形而损坏; 

  (

2)结构自震周期 T 的延长,大大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加速度,这样室内人员就不会发

生严重不适的情况,同时防止室内设施及物品大量的损坏,保障建筑物在震中及震后的使
用,降低地震次生灾害发生几率。

 

  三、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1、结构平面布置要规则、对称、建筑平面避免过大的凹槽、内收及楼板大面积开洞以及抗

震规范要求不允许出现的不规则平面。因为在地震作产生的水平力要靠楼盖均匀地传递到各
个竖向构件(剪力墙、柱)上,如果楼板不连续、或则不规则,各个竖向构件就会传力不均

,

使其平面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

,使结构绕刚心发生扭转,导致同层构件同一方向上产生

不同位移

,严重时导致结构整体破坏,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扭转问

题提起足够重视。

 

  

2、除核心筒落地外,落地剪力墙的布置宜对称、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