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棱角状,大小一般为数厘米至几十厘米,少数可达数米或十几米,较松散,属松散岩土
类。
4、上更新统风积层(Q
p
eol
):灰黄色新黄土,较疏松,无粘性,构成黄土源表面。上
部为浅黄色、黄灰色粉砂质黄土,含较多云母片及少量白色盐类结晶体和植物根系,稍
具湿陷性;下部为浅褐色黄土,呈粉砂状,底部为砾石层。主要分布于线路 K8+590 至
K9+285 段。
5、上更新统冲洪击层(Q
p
al+pl
):零星分布于河谷两侧,为古河道的冲积物,现多分布
于河流的高阶地之上,或残存山坡下部,厚度一般大于 2m,上部为粘性土层,下部为砾
卵石层、粉土夹卵砾石层,呈深灰色至灰黄色,砾卵石成分为灰岩、砂岩、石英岩等,
不同地段的砾石成分稍有差异,一般呈次圆状~次棱角状,粒径一般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砾卵石具中等磨圆度和一定的分选性,局部可见砾卵石—砂—砾卵石沉积韵律,且砾卵
石排列具一定方向性,显示当时的水流方向。岩土较密实,属松散~半固结岩土类。
(二)第三系
上新统临夏组(N
2
l):为紫红色、砖红色砾岩、砂岩及夹粉砂质粘土岩,主要分布于
线路起点至 K1+100 段,局部与中石炭统下加岭组砂页岩不整合接触,呈帽状盖于其上
部。
(三)二叠系
下统栖霞组(P
1
q):为深灰、灰黑色灰岩,局部为灰白及浅肉红色,微晶—细晶结构,
厚—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含燧石条带和燧石团块,地表岩溶少量发育,
线路上主要分布于 K1+110 至 K4+640 段。
(四)石炭系
上统上加岭组(C
3
s):上部为灰岩,灰白色,局部浅肉红、砖红色,较致密,质细而
纯,部分具假鲕状构造或具重结晶现象,一般不显层理,多为块状,部分为巨厚层状,
线路上主要分布于 K4+640 至终点段;下部为灰黄、灰黑色砂质页岩、碳质页岩、泥岩、
钙质砂岩等,局部为褐灰、褐黄、紫灰等色,强—中风化,该层在地表出露形态较复杂,
主要分布于线路 K7+100 至终点段。本组与上覆下二叠统为整合接触,二者产状基本一
致,岩性逐渐过渡,无明显界线和无任何不连续现象。
1.3.4 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1、地表径流、—l
勘察区属黄河流域洮河水系,区内主要河流有洮河一级支流冶木河。冶木河为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