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可以在 24 小时之内开始。在这种协调行动中,每个成员国出售的石油储备的比例,与其在
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石油总消费量中的比例大致相同。
藏富于国和藏富于民的统一
如图所示,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总石油储备量,至少相当于 90 天的石油净进口总量。
在国际能源署的 28 个成员国中,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在内的 16 个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分
为“由政府控制”和“由企业控制”两部分。由政府控制的战略石油储备,又称为“应急
油储备”。日本、德国、法国、捷克共和国、匈牙利、爱尔兰和斯洛伐克的战略石油储备中,
由政府控制的部分甚至超过了由企业控制的部分。而本国石油产量较多的加拿大、挪威和英
国,则没有建立由政府控制的石油储备。在国际能源署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来自企业的专
家通过国际能源署企业咨询委员会提供有关石油供应、需求和应急反应措施的建议。可见,
西方国家在石油储备问题上,也体现出藏富于国和藏富于民的统一,并且根据各国国情有所
差异。
中国与国际能源署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目前,中国是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
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 57%。据海关总署 2013 年 1 月 21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 2012
年进口原油 27102 万吨,金额为 2206.7 亿美元。进口成品油为 3982 万吨,金额为 329.9
亿美元。中国目前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 57%, 在“十二五”能源规划中,石油的对外依存
度要控制在 61%以内。
从长远来看,中国在保持国际市场上石油稳定、低价供应方面,与国际能源署有较大
的共同利益。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扩展和澳大利亚新近发现的页岩油可能的开发,国际
源组织在世界能源产量中的比例可能上升。国际能源署称,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应对气候
变化的政策、能源市场改革、能源技术合作和与世界其它地区,特别是主要能源消费和生产
国,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欧佩克(OPEC)国家展开合作。当然,中国也需要继续拓展石油
供应渠道,在与西方关系欠佳的伊朗、苏丹、安哥拉等国扩大石油开发,保持在西方主导的、
高度金融化的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之外获取石油的能力,以应对风险。
来源:中拓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