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这些话语值得警醒。应聘者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由于信息不对

称,有太多的情况他们是无从知之的,他们确知的是一个结果:成功,或者失败。由成

功或失败来反推自己的 经验 或是 教训 ,本身就是一个类似成王败寇的推断结果,再

 

拿这些他们自己也不能确信的推断去引导后来人,这不免有 以讹传讹 之嫌了。

我在网络上读到一个帖子: 这公司招人,想招公司需要的人才,我们对于某公司的

了解,实际上大多数也是 DOWN 了些网上的背景介绍,并无实质性的了解,至少我是这

样的,看到招聘条件后,觉得自己符合,又觉得不怎么符合。符合是觉得条件上提到的,

我都具备了,不符合的是,那些条件模棱两可,我自己觉得都具备了,和别人(至少是

HR 们)认为的具备了,有多少差距?我个人认为,公司招人,招的不全是人才,某种程

度上招的是种惊喜,你让 HR 惊喜了,出乎意料了,甭管你曾经干过啥,也甭管你以后

能干啥,你至少面试可以过。真正是否适合这个公司,那是进去后,日后待考察的,宝

洁几轮面试都过关的 人才 进公司后被 OUT 掉的,不在少数,但是如果你连面试都没过,

抑或电面都没有的,也许恰恰正是会适合这个公司的人才,不得不说,是公司的损失,

或者是个人的悲哀。那么公司想招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提前彻底了解呢?如果不了解,

” 

你又怎么知道公司需要不需要你?公司需要你哪一点?

感谢这位求职者,他(她)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求职者普遍的困惑。这也正是我所努

 

力要回答的问题。

——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拿出了这本《职场咖啡

15 位知名企业 HR 总监的职场观》,

按照行业将用人单位进行了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并对其人力资源负责人

进行了专访。受访对象都是所在企业的高管,很多都在本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深悉公司

文化和行业规律;同时,在常年与求职者 博弈 的过程中,练就了看人识人的火眼金睛,

 

对招聘规律洞若观火。

在这些访谈里,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到了行业,讲述到了自己所在公

…… 

司的情况,更讲述到了应聘求职中 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种种奥妙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在写作中我虽然着眼于选择有代表性的名企,虽然在访谈中

—— 

不少采访对象提到了诸多的技巧、方法,但我目标却不在此

希望求职者能透过这些公司、这些行业,悟到求职应聘的真正 思路 ,理解求职之

“ ”

 

道 ,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