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6.3.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

     

         标。

   

     6.3.2、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二)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 Fi。

 

表二

 

 

 

 

 

 

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Fi     0   1    3    6    10 
    6.3.4、根据 F 值,按以下规定(表三)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

         

” “

          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 优良(Ⅱ类) 、 较好(Ⅲ类) 。
 

 

表三

 

    

       

        

     

 

级别 优良

良好

较好

较差

极差

F   <0.80 0.80~<2.50  2.50~<4.25  4.25~<7.20  >7.20  

 

  6.4、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

   

     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

   

     均值进行地评价。

 

  6.5、在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除采用本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7、地下水质量保护

 

  7.1、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

   

     水源,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有关规定执行。

 

  7.2、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

   

     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

   

     门批准后方能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