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

,

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

,

可将大部

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

,

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 。目

,

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

,

主要用于建筑节能 。

此外

,

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

,

硅气凝胶 —

——新型节能墙

,

以提高节能效率

;

其次

,

研制再生能源

(

如太阳能 、

核能 、风力 、水力

)

的收集

,

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 。太

阳能是一种最丰富

,

便捷

,

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

近年来在

我国的天津 、北京 、甘肃 、河北等省市建立了

17

座被动式

太阳能恒温式住宅

,

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

,

从而

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

以及海水空调研发应用技术已

是世界领先等等 。

4

1

2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 、

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领域的运作机

制和理念需提高

,

整合设计思想的会商模式取代现行的专

业分割 、各行其是的设计传统

,

各专业须对相关专业有所

了解

,

项目负责人更需了解政策导向 、开发机构的工作 、

目标等

,

以完成设计团队的有效整合与沟通 。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强化规划调控

,

科学地进行区域统

筹和总体布局

,

实行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

,

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合理安排工业 、公建和住宅用地

,

确立合理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

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

究解决住宅的发展模式等

,

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

约程度

,

特别是要减少对粘土砖的使用

,

以保护十分有限

的耕地 。

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要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

充分利用地方气候和自然资源

,

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建

筑的综合效益

,

延长建筑寿命 。淘汰落后产品和设备

,

专业须密切配合共同开发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

全面提升能

源使用效率 。如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

根据各自地方的气

候 、自然资源条件和特点来进行设计

: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

是冬季采暖

,

能源消耗非常大

,

对自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

首先要解决采暖问题 。我国南方 比较炎热 、潮湿

,

通风 、

降温是夏季的主要问题

,

在南方建筑设计当中应注重遮阳

和自然通风

,

降低夏天的空调的能源消耗等 。

4

1

3

 绿色建筑的技术

在思维模式上

,

从节流到开源

(

可再生能源

)

将成为

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

;

在技术组织上以分布式资

源系统取代集中分配模式

,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

技术

研究重点从技术豪华主义向理性的适宜技术方向转变 。绿

色建筑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解决建筑的不合理生产 、使用而

带来的环境 、经济 、社会问题

,

是提高建筑的资源的利用

效率

,

而不是仅关心其对建筑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度 。

首先

,

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须的

,

必须对

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 、节能评估

,

提出技术改良 、更

新措施

,

使之符合环保 、节能的要求

,

并应用到施工技术

当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 、自动化技术 、新能源技术 、新材

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

,

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新技术将得到

广泛的运用

:

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

,

在混

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

,

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

的受力状况

,

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等等 。随着

高新技术的发展

,

施工技术也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

建筑

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

,

创造一种更能适合

人类生活的环境空间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 、动态的和

发展中的概念

,

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

义 。从技术上来讲

,

新的材料 、新的技术 、新的思路正在

不断地出现

,

可以预言

,

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

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

,

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

但是

,

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

,

在经济方面

,

绿色建筑

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

,

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一类

项目 。更主要的是

,

用于绿色建筑体系方面投资所带来的

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

,

而多由使用者

和社会所分享 。即使这样

,

一般也须若干年以后才会见到

节约资源的价值开始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 。这些

都有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

,

或者觉得力不从心 。

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规律

,

即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

生的短期效益

(

如投资回报比

)

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

技术的效益

,

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

(

如低廉的

建筑管理与维修费用

,

长寿命 、节约资源等

)

也很难为人

们所接受 。在建筑 、城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任何变革都有

可能出现这类问题

,

特别在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

制的今天

,

它已成为社会的一道门槛 。要解决这一问题

,

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

为规范 。如

:

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 、无公害材料及各种

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 。并通过政府在立法 、

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

,

配合市场机制

,

完善行政监管体

,

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

,

从而加强绿色建筑在经济

上的可行性 。特别在开始阶段

,

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 、

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

所带来的损失

,

绿色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 。

绿色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

领域

,

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需要广

大群众积极参与

,

因此

,

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

总体发展水平

,

政府应尽快确定一个宏伟的目标以及架构

起一套可行的制度框架

,

广泛宣传 、深入 、持久的教育认

识资源危机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

以及自己的行为

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

引导大众最终采用资源节

约型的消费方式

,

从而使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

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

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

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

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同时

,

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

境污染

,

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

,

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

[ ID: 3918 ]

5

1

● 墙材技术与建筑节能                         《四川建材 》2008年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