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用, 为后续湿地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改良的人工湿地主体为多孔的无机填料、砂石和微生物组成填料床,
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耐水性好、适应能力强、

根系发达且美观的植物, 并以升流式和降流式进

行组合, 通过生物处理和人工生态系统中植物-微生物的协作作用, 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4。

该处理模式将厌氧技术与生态技术有机结合, 污水在处理的同时被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 同时加入了

景观设计的理念, 系统运行无需其他动力, 管理维护简单, 因此, 适用于具有自然坡度且有丰富土地资源的村
庄, 可建于地下。

2. 2. 3 厌氧-好氧组合一体化设备处理达标排放模式

图 5 厌氧-好氧组合一体化设 备处理达标排放模式

  厌氧-好氧组合一体化设备是在吸收
了传统流化床、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

化法优点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高效、

稳定

的生化处理装置, 由厌氧悬浮床、移动循环
床和好氧固定床组成。其核心技术是应用

悬浮生物载体形成移动床和投加高效微生

物优势菌, 充分提高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
该装置可在好氧、缺氧、厌氧环境下, 实现
悬浮载体与污水流化状态下充分接触, 利
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有机物的水解、

生物降解、氮的硝化和磷的生物沉淀。

沉淀出水能达标排放, 无需采

用砂滤或其他过滤材料。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全程自动化运行和管理。工艺流程见图 5。

该处理模式将厌氧、缺氧、

好氧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 实现 A

2

/ O 工艺流程, 污染物去除效率高, 处理后

水质好且稳定, 但由于一体化设备购置成本较高, 日常运行管理要消耗电能, 因此适合于经济条件较好, 周边
既无一定规模空地, 又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农村地区, 可建于地下。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理措施

3. 1 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设规划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

制定, 根据规划来系统地开展污水治理工作。基于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产生的多方面原因, 结合新农村建设中
改厕、

改厨和改圈的工作, 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立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环境目标相适应的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

3. 2 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目前, 我国尚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地方、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农村生活污

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应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水平, 在现有分散和集中处理技术的基础上, 获取经济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设备和集成模式,
提出农村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分类指导工程设计和建设。技术规范应包括不同地区农村生活
污水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水工程管理、

运行、

维护规范等。

3. 3 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村委会和村民对

污水处理费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但都不愿意承担, 多数区县运行费用来源不清。各地方政府应结合新农村
建设的实践, 采取国家扶持、地方补助、农民支持和企业参与等方式, 广泛筹集资金, 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渠道
动员的参与机制; 也可以参照美国滚动基金

[ 11]

的运营模式, 保障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资金需求;

还可以推行农村污水治理的优惠政策, 如利益优惠、税收优惠等, 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到农
村污水治理, 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能够顺利付诸实施和运转。

3

 第 2 期                  聂会兰等: 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