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2・

武钢技术

第48卷

粗脱硫站已多次扩容改造,已不具备再增加大容

积设备的扩容条件。在脱硫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提

高脱硫溶液控制温度,溶液温度由35~40℃提高

至40~45℃,增加药品溶解度,提高脱硫及溶液

再生过程的化学反应速度,提高硫化氢吸收速度,

提高药品组分含量,其中ADA、偏钒酸钠等含量

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o.05 g/L,对工序进行强化

操作,从而达到降低出口硫化氢含量的目的。

工艺优化后效果

1)煤气质量提高。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提

高了脱硫溶液活性。对优化后的粗脱硫出口硫化

氢含量情况进行跟踪化验,粗脱硫出口煤气中硫

化氢的含量平均值从超过150 mg/m3降低到100

mg/m3以下,提高了出口煤气质量。

2)生产成本降低。工序碳酸钠消耗由2.91

g/m3降至1.91 g/m3,月降低碳酸钠消耗达129

t,每月可降低药品费用消耗将近20万元。

3)劳动组合优化。将脱硫工艺规范化后,简

单重复性劳动进行外委,岗位人员集中对系统空

气、溶液喷淋量、硫磺回收、药品添加量等关键操

作进行控制,调整频次提高效率,脱硫效率变化趋

势如图2(统计数据自2007年11月起)。

月份

图2

2007年11月一2009年6月脱硫效率曲线图

5结语

通过对粗脱硫工序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

粗脱硫出口煤气质量的关键因素,并采取措施对

粗脱硫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了粗脱硫煤气质量,同

时减少了药品消耗,降低了工序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谭天恩.麦本溪.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5.

(收稿日期::2009.07—30)

(上接第9页)

质的小矿点供应量增加。全年平均质量低于平均

气煤煤质,不宜大量配入。在使用1/3焦煤时应

质量低于2007年。

该区别对待,主要以1/3焦煤1号和部分高粘结

指数的1/3焦煤2号为主。

1>2008年,武钢炼焦用1/3焦煤1号来煤的

变质程度略有加深,煤质偏向焦肥煤,质量较好,

工艺指标略有下降。来煤质量虽随市场变化略有

波动,但全年平均质量与2007年相当。属于供应

质量较稳定的优质1/3焦煤。

2)2008年1/3焦煤2号来煤变质程度下降,

煤质偏向气煤煤质,质量降低。其原因是质量较

好的大矿点的供应量下降,而偏气煤煤质的小矿

点供应量增加。全年平均质量低于2007年。

2009年应减少1/3焦煤2号中小矿点的采购量,

加大煤质较好的大矿点的采购量。

3)1/3焦煤2号的挥发分高,且部分煤质偏

[参考文献]

[1]陶著.煤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2]燕瑞华,高志军,耿印权.等.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

炼焦中的应用[J].燃科与化工,2001(5):227—230.

[3]薛改凤。项茹。陈鹏.等.单种炼焦煤质量对配煤质量

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07(8):75—80.

[4]

叶道敏,肖文钊。罗俊文,等.煤岩配煤与焦炭强度预测

[J].燃料与化工.1998(5):233—236.

[5]

鲍俊芳。薛改凤.项茹,等.2007年武钢炼焦用主焦煤质

量评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12):50-51.

(收稿日期:2009_07-07)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