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新患儿开始治疗时可用 RI 0.5~1.0IU/(kg·d);年龄<3 岁者用 0.251U/(kg·d),总量
分 3~4 次注射。每次于进餐前 20~30min 皮下注射。参考残余 β 细胞功能,如空腹 C 肽过
低者及病程较长者,早餐前用量偏大,中、晚餐前用量可相等。
  混合胰岛素(RI/NPH)治疗:每日可注射 2 次,早餐前注射量占总量的 2/3,晚餐前
占 1/3,一般 RI 与 NPH 之比不大于 1:3,残余 β 细胞功能较好者可用 30:70,一般用
50:50 者效果好。先抽取短效胰岛素,再抽取中效胰岛素。用混合胰岛素治疗者,若午餐

前血糖经常 11.2mmol/L,可在午餐前加用小量 RI(2~4IU 欲)。
  短效与长效胰岛素(RI/PZl)混合治疗:儿科应用较少,一般用于病程较长、使用胰岛
素剂量较多及需要长效胰岛素提供胰岛素基础量的患儿,可以在 RI 一日注射 3~4 次的
基础上,在早餐前或晚餐前的则中加入 PZI 混合注射;二者的比例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
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需 RI:PZI≥4:10
  2.剂量调整
  根据血糖(有条件的单位可测定早晨空腹、早餐后 2h、午餐后 2h、晚餐后 2h 及睡前的全
血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按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RI

 

的调整  早餐前用量:参照第一段尿及午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午餐前用量:

参照第二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晚餐前用量:参照第三段尿和睡前次尿尿糖
进行调整;睡前用量:参照第四段尿及次日早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

 

  短、中效胰岛素混合治疗的调整  早餐前 RI 及晚餐前 RI 调整:同上述 RI 的调整方
法,早餐前 NPH 根据第二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调整。晚餐前 NPH 根据第四段尿及次日
早餐前次尿尿糖调整。
  3.注射部位
  双上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腹壁等部位为宜。应按顺序成排轮换注射,每针每行间距
均为 2cm。以防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发生局部皮下组织的纤维化或萎缩。
  二、计划饮食
  糖尿病儿童饮食计划原则是应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根据患儿家庭饮
食习惯进行适当限制和灵活掌握。
  每日所需热量=4184+年龄 x(290-420)kJ [1000+年龄 x(70-100)kca1)。年龄偏小、较瘦的
儿童应选择较高的热卡,< 3 岁儿童用每岁 418.4kJ(100kcal),随年龄而递减;而年龄偏大、
较胖,特别是青春期女孩则宜用较低的热卡,可每岁 209.2~251.0kJ(50 ~60kcal),总热

量 8368kJ/d(≤2000kcal/d)。运动量特大者可用较高热量,热量的分配为:碳水化合物
占 50%~55%;蛋白质 15%~20%;脂肪占 25%~30%。
  食物成分中蛋白质应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应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每日最
好摄人足够的蔬菜或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每日每餐的热量分配应基本固定,可以分为早
餐占 1/5,午餐和晚餐各占 2/5,每餐中留少量作为餐间点心,并按时定量进餐。不能
按时进餐时必须测餐前血搪调整胰岛素或进餐量。
  三、运动治疗
  初诊的糖尿病儿童在搪代谢紊乱阶段,必须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根据年龄、运
动能力安排适当的项目,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运动。运动时需做好胰岛素用量和饮食的凋整
或运动前加餐(如在第四节上体育课时),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在酮症酸中毒时不宜进行任
何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肥胖的发生,调节
血脂,增强体质等,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四、糖尿病患儿的教育及心理治疗
  应贯穿于糖尿病诊治的整个过程,对患儿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及心理教育。使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