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年 5 月 第 24 卷 第 5 期

率,因此应加强我国对本病的研究。对于长期咳嗽、咳痰、
喘息的患儿,除考虑哮喘、支气管扩张外,还应考虑本病的
可能,现患或既往鼻窦炎病史,X 线胸片或 CT 提示双肺弥
漫性小叶中心结节有助于诊断。

迄今已发现有 158 种儿童罕见肺疾病,为加强协作和

信息共享,英国儿科呼吸学会于 2003 年对儿童罕见肺疾病
施行了网络登记制度,目前已登记了 9 种罕见肺疾病,包括
先天性囊性肺病、不明原因的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儿童罕见肺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往
往代表呼吸专业的水平,在英国做法的启发下,目前国内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组正式成立,旨在加强对儿童间质
性肺疾病的研究和认识。

第 11 届全国儿童呼吸疾病会议顺利召开,详细内容请

查阅会议纪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

[J]. 中华儿科杂

志,2008,46(2):104-10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条件和治疗参考[J]. 中华儿科
杂志,2008,46(2):108-110.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

(10):745-753.

[4] 尚云晓,蔡栩栩. 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病例诊治中的几点体会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17-319.

[5] 赵顺英,李兴旺,江载芳. 关注小儿重症肠道病毒 71 型感染

[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401-403.

[6] 孙若鹏,赵翠芬. 神经源性肺水肿[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

(7):510-512.

[7] 左慧敏,刘秀云,江载芳.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后遗症的

危险因素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566-569.

[8] 辛德莉,麋祖煌,韩旭,等. 应用巢氏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检测

肺炎支原体 23srRNA 中点突变[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

(7):522-524.

[9] 张晓波,陆爱玲,王立波,等. 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评价[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6):442-445.

[10] 姚开虎,王立波,赵根明,等. 四家儿童医院住院肺炎病例肺

炎链球菌分离株耐药性检测[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
10(3):275-2779.

[11] 郑跃杰,邓继岿,赵瑞珍,等. 培养与聚合酶联反应联合进行

住院患儿肺炎细菌病原学检测[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

(10):728-731.

[12] 孙丽红,陈爱玲,张艺. 吸入糖皮质激素与口服白三烯调节

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比较及随访研究[J]. 中华儿
科杂志,2008,46(2):85-88.

[13] 靳秀红,王群思,沈照波,等. 儿童哮喘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酶基因 5′调控区(CCTTT)n 缺失关系研究[J]. 中国实用儿

科杂志,2008,23(4):260-262.

[14] 杨志梅,符州,陈坤华,等. 巨噬细胞对儿童哮喘 TH 1 / TH 2

细胞因子的影响及茶碱的干预作用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
杂志,2008,23(8):615-617.

[15] 赵德育,文惯宇,田曼,等. RANTES 启动子-28C/G 基因多态

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致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的关联[J]. 中华
儿科杂志,2008,46(2):89-93.

[16] 吕婕,鲍一笑,董晓艳. Il-12p40 3’非翻译区 rs3212227 单核

苷酸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喘息发生的系列研究

[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20-23.

[17] 赵德育,田曼,陈荣华. 吸入糖皮质激素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观察[J]. 临床儿科杂志,
2008,26(1):24-27.

[18] 王维,申昆玲,曾津津.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42 例临床分

析[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32-738.

[19] 徐保平,申昆玲,胡英慧. 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临床研

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8):618-622.

[20] 尤小芳,史景云,李秋红,等. 儿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3 例

分析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12):
930-933.

2009 - 03 - 08 收稿 本文编辑:刘 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100034
电子信箱:junbaodu1@126.com

文章编号:

1005 - 2224(2009)05 - 0337-05

小儿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杜军保,闫 辉

中图分类号:R

72 文献标志码:B

杜 军 保, 国 家 长

江学者特聘教授、主
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导师。现任中华医学
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
学组组长,中华医学
会 儿 科 学 会 委 员 ,

《Br Med J(Chin Ed)》、
《Int J Pediatr Neo-

nat》、《Circulation》、

《Am J Cardiol》、

《中华

儿科杂志》及《中国实

用儿科杂志》等多种国内外学术杂志副主编或编委。主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

·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