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宝钢在炼钢过程控制模型不仅形成了各种常见工艺的成熟成套模型,更重要的是形成
了工期内的工程模型开发能力。宝钢早已不引进炼钢控制模型,在炼钢过程模型方面取得
的部分工程应用业绩如下表 1。

    宝钢在炼钢 L2 模型研发的历程如下表 2 所示。至今宝钢所有炼钢模型均为独立知识产
权。宝钢转炉模型走过了引进、消化和创新的路。转炉积累了多个流派的模型,如转炉核心
的吹炼模型就有代数学、智能和复合模型三套不同的产品。其中代数学模型和引进技术类
似,而后二者则是完全独立开发的模型。在宝钢,即使是代数学模型也作了增量模型、统
计模型和机理代数模型等多项比较研究。此外,还开发了转炉脱硫工艺的控制模型。

  宝钢精炼炉模型的研发则不再通过消化引进技术来创新。因此,宝钢精炼炉模型的结

构在国际上具有独立的技术风格,目前,宝钢具备开发任何新精炼工艺控制模型的能力 ,
篇幅所限不作展开。
2连铸过程控制

连铸是我所起步比较早的领域,从 1999 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大量从 L1 到 L2 的复杂

控制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 L2 成套模型、动态二冷和轻压下控制、漏钢预报、专用传感器、
电子抗干扰、结晶器液面控制等技术,振动式大包下渣检测系统已经成功投运,高速调宽
技术也在研发中。上述技术主要是针对板坯的,目前的主要成果如下表 3 所示。
2.3.1 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技术

动态二冷和动态轻压下模型是连铸过程的核心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开发难度较大。其

关键难点是这两个模型实质上都密切捆绑了工艺制度,又是执行在线自动控制,对可靠
性要求极高。因此,模型开发过程必然同时面对工艺、控制、计算机三个领域的问题。
    对新建或进行重大改造的连铸机,投运模型的前提是工艺制度,也就是基本的水表、
轻压下表。宝钢 5、6 号连铸机建设和 2 号连铸机改造都是自主建立的工艺制度。现在已经

把宝钢建立工艺制度的思想方法提炼出来,将其归纳入 连铸工艺参数计算机辅助计算工

具 (CAT)中,使得工艺人员可以轻松地制定和修订基本工艺参数。
    具备工艺参数之后,模型关键转入计算机和控制问题。其中,对计算机领域的挑战是
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线控制模型本质上是一种控制软件,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生产过
程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为此,对二冷和轻压下模型来说,90%以上的代码是为控制的安
全可靠而开发的。控制算法则主要考虑稳定性问题,稳定性是模型控制优于水表或者压下
表的本质优势所在。在考虑稳定性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工艺结果的稳定性 (如表面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