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分析表明, 旋 转气流轴心有 强烈的卷 吸作用。

P ( r) 分布见图 3。由 ( 3) 、( 4) 式可见, 旋涡中心压

力比边界 R

0

处小 ( QV

2

m ax

) / 2, 比周边外围少 QV

2

m ax

图 3  旋转烟气流动沿径向速度与压力分布

指向轴心的压力梯度和强烈的卷吸作用是 GX

- 01的又一技术特征。在卷吸作用下, 烟气中未被

分离的水滴、

水蒸汽、少量尘埃等液、固相组分, 均被

卷吸在中轴低压区, 随热烟气排入大气。在 GX - 01
的现场可看到

/白烟 0大量排出, 即烟气中的水蒸汽

排入大气, 液相组分未在烟囱内壁滞留, 故烟气是干
燥、

无腐蚀性的。

4

  高效烟囱原理

( 1) 由 于湿法脱 硫后烟 气中的 固体粒 子粒度

大, 密度高, K 值大, 在旋涡离心力的作用下被首先
分离、沉积。烟气中夹带的液滴, 其 K 值接近固相
粒子的 1 /6, 旋涡作用不足以使其分离, 与其他的轻
质细微粒子、

冷凝雾等随烟流升入上烟道。

( 2) 烟气旋转在烟囱中轴 形成负压区, 其卷吸

作用使上烟道的水雾, 轻微尘埃等均集中于中轴地
带, 随烟气上升排入大气。

( 3) 上述排烟机制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烟气的切

向进气速度, 速度过大, 烟气中的夹带水甩向下烟道
筒壁, 造成腐蚀; 速度过小, 则固体粒子剔除不尽, 旋
涡中心的负压强度不够。

( 4) 采用了旋涡控制的排烟技术, GX - 01可防

止筒壁结露, 故 GGH 可以取消。此外, 旋涡流动将
在更高的高度耗散, 在排出烟道以后, 还会继续发生
作用, 烟气的上升高度也有提高。

5

  结语

( 1)旋涡控制下的排烟机制是高效烟囱的技术

基础, 其内涵在于: 旋涡形成的离心力场除掉烟气中
的固体粒子; 旋涡中心负压的卷吸作用, 使烟气中的
液相组分集中在烟道中轴地带。因此, 高效烟囱具
有烟气干净、

烟道干燥、不腐蚀、

节能的综合效果, 有

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新型烟囱技术已圆满解决烟道腐蚀和烟气

提升高度问题, 湿法脱硫系统 中 GGH 的作 用不明
显, 可以取消。

( 3) GX - 01在中小烟囱中的成功运用, 为大容

量、高烟囱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积累了经验。

( 4) GX - 01是一项新的烟囱技术, 设计思想先

进, 理论依据充分, 在工程实践中也得到充分验证。
在当前能源建设、

环境保护都十分迫切的形势下, 应

予以充分重视, 创造条件, 在相关行业中推广, 使其
更快、

更好地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 1] 曾庭华 1 湿法脱硫系统对锅炉尾部烟道和烟囱影响的研究 [ J].

电力建设, 2000, 23( 4) : 19 - 23.

[ 2] 杨佳珊, 黄 涛 1 湿法脱硫装置对钢烟囱腐蚀的影响 [ J] . 东北电

力技术, 2004, ( 2 ) : 28- 301

[ 3] 赵旭东, 吴少华, 马春元, 等 1 湿法 除硫除尘 一体化装 置应用中

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J] 1 热能电力工程, 2002, 17 ( 2) : 186 - 188.

[ 4] 龙 辉, 吕安龙. B&W 公司烟气脱硫工艺的选择及湿法脱硫设计

[ J] . 吉林电力, 2000, ( 4) : 22- 25.

[ 5] 解宝安. 不设 GGH 的湿法脱硫烟 囱内筒防 腐设计观 点 [ J] . 电

力土建信息, 2004, ( 12 ): 19- 22.

[ 6] 周至祥. 湿法 FGD 湿烟囱工艺问题及对策 [ J] . 电力环境保护,

2003, 19( 1 ): 19- 211

[ 7] 常熹钰, 周勇为. 高效烟囱技术特征及运行分析 报告 [ R ] . 国防

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2005.

[ 8] 曾庭华. 连州电厂湿法脱硫烟气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分析 [ J] . 华

北电力技术, 2003, ( 9 ): 3- 7.

[ 9] 大野长太郎. 除尘理论与实践 [ M ] .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

[ 10] 郭 斌, 曾庭华, 廖永进, 等. 瑞 明电厂石灰石 /石膏 湿法脱硫技

术分析 [ J] . 电力环境保护, 2004, 20( 2 ) : 11- 13.

收稿日期: 2006-08-25; 修回日期: 2007-04-20

作者简介: 常熹钰 ( 1941- ) , 男, 湖 南长 沙人, 教授, 主要 从事实

验室空气动力学, 工业空 气动 力学的 教学、研 究、应用 与开 发工作。

E - m ai:l changxiyu 8261@ s ina. com

46

2007年 8月                       电   力   环   境   保   护                       第 23卷   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