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顶吹转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1961 年结束了这场争论,最后确立

了今后发展氧气转炉的技术路线,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在这方面几乎

晚了十年,至 1975 年 LD 转炉钢的比重还不过是 24.6%。这是由于苏联在背上

了近亿吨平炉钢的沉重包袱后,LD 转炉难以获得重大发展的缘故。近几年来,

苏联也加快了 LD 转炉的建设步伐,极力扭转当前落后的局面。在第九个五年

计划增加的炼钢设备中,80%以上是 250-30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1970 年苏联

氧气转炉钢的产量为 1940 吨,1975 年的计划指标为 4000 万吨,1980 年预计将

达到 9000

“ 

万吨。据报导,今后苏联发展钢铁的主要方向是 高炉-氧气转-连铸

” 

机 ,重点是提高单体设备的能力。目前苏联共有 55-450 吨顶吹氧气转炉 64

座,分布在 16 家钢铁厂,总生产能力为 4805 万吨。在炼钢工艺技术方面,美

国曾经是世界平炉王国,平炉钢比重高达 90%。LD 转炉问世后,美国立即于

1954 年由奥地利引进试验,但由于美国有近亿吨平炉装备和厂家,存在技术

改造问题,LD 转炉的发展就不象日本那样方便,但 LD 转炉的发展速度还是

相当快的。1969 年 LD 转炉钢和平炉钢相比,开始拉平,1976 年 LD 转炉钢比

重达到 62.5%,平炉钢比重降至 18.3%。目前,美国共有 75-350 吨 LD 转炉 96

座,分建在,38 家钢铁厂,总生产能力为,8926 万吨。英国共有 55-340 吨 LD 转

炉 23 座,分建在 9 家钢铁厂,总生产能力为,2141 万吨。炼钢方法的发展方向

是电炉和 LD 转炉及年产 5 万至几十万吨的小钢厂。

二十多年来,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口臻完善,吹炼能力显著提高,大

型转炉的月平均吹炼时间已达 12 分钟,月平均冶炼周期已达,28 分钟(日本)。

近年来,在顶吹氧气转沪炼钢方面,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

不少进展和成绩,其中主要有:

转炉动态控制。1959 年美国首先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转炉操作实现静态控制

进行了研究,提高了从装料到停吹过程中的控制命中率,但由于过程可变因

素的阻碍,使得难以获得足够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近年来对劫态控制进行

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已用于生产,所谓动本控制即是利用吹炼过程中在线的

付抢降到熔池中自动取样,测量接近吹炼终点时的钢液温度和含碳最,并将

测定值输入计算机,反馈到控制系统修正吹炼过程,自动控制吹炼终点。日本

君津、名古屋、福山、室兰等厂采用动态控制,命中率达 90%以上,终点温度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