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工业加热》第 36 卷 2007 年第 6 期

7

低电耗、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电极消耗;有
利于脱硫、脱磷和去除气体。采用泡沫渣后加热效率可
达到 60%以上,节电 10 ~ 30 kW・h/t,

缩短冶炼时间 14%。

泡沫渣的碱度、粘度、渣中 FeO 质量分数等是影响

发泡性能的重要参数,图 2、图 3 分别表明了泡沫渣碱度
和成分对泡沫渣高度的影响

8

图 2 炉渣碱度对泡沫渣高度的影响

图 3 炉渣中 (FeO)对泡沫渣高度的影响

2.5

偏心炉底出钢

电弧炉采用 EBT 方式出钢,有诸多优点:

(1)可以做到无渣出钢,可进行留钢、留渣操作,从

而有效地利用能源预热废钢,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

(2)减小了电弧炉倾动出钢的角度(约 15°),可以

缩短大电流电缆长度,电路电抗值也因此减小,从而减
小功率耗损。同时可以扩大水冷炉壁的面积,减少热态
补修工作量和炉体热损失;

(3)可以增大炉中输出功率:由于电抗减小而增加

5%;由于增加水冷炉壁面积又可增加 5%;

(4)粗而短的出钢钢流,加速了出钢进程,出钢时

间减少近 4 min,也减少了钢水温降。

2.6

余热利用技术

降低电弧炉炼钢总能耗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能量总

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废气的余热再利用。

(1)化学余热再利用——二次燃烧

二次燃烧技术是通过二次燃烧装置喷射适量的辅助

氧气来燃烧 CO 和操作中产生的其他气体,放出大量的
热量预热周围的废钢并返回熔池内部,从而缩短冶炼时

间,取得节能降耗的效果。二次燃烧技术主要包括三项

技术:水冷氧枪、氧气流量控制和气体分析系统。

二次燃烧是新出现的技术,其目的是降低能源成本,

增加电弧炉的生产率。这是泡沫渣技术的直接延续。电

弧炉炉气的二次燃烧可以达到如下效果:减少电耗;提

高生产强度;提高炉料的配碳量;有利于废气处理。

淮钢在应用二次燃烧技术时主要技术方案是:找到

电弧炉内富 CO 区及 CO 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生成 CO

2

规律,在不改变超高功率电弧炉原配置的 MORE 型超音
速碳氧喷枪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对二次燃烧的枪结构进

行开发研制,自行研制出具有独特功能的复合枪。通过

复合枪将 90%~ 94%纯度的氧气输入到炉内富 CO 区,与

CO 充分混合燃烧放出大量化学能,直接传给废钢和钢
液。该技术燃烧区域集中,传热效率高,以化学能代替
电能,减少 CO 向大气排放,节约能源。该复合枪结构
新颖、功能先进,为国内首创。同时开发的二次燃烧冶

炼工艺应用软件,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居国内领先水平。

(2)物理余热利用——废钢预热

电弧炉炼钢结合废钢余热的最新发展是 Fuchs 公司

开发的竖炉-电弧炉,即将传统的炉外废钢预热装置移到
炉子上部,进行炉内废钢预热,充分进行二次燃烧化学

能的转换和高温炉气的物理余热回收,兼顾过滤烟尘。在
电弧熔化废钢前,使炉气的显热和化学热用于预热废钢,
从而节省了炉内输入能量。该工艺的生产率和加工成本

因下列原因而改善:废钢熔化前得到余热,缩短了熔化

时间;功率输入有所改善,提高了炉子的生产率;金属
收得率有所提高;节省电极和耐火材料;减轻环境污染。

3

从世界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来看,电弧炉冶炼过

程节能降耗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本文对电弧炉冶炼过程
中通常采用的主要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然而,节能是
钢铁企业整体的节能并不是某个工艺、某个技术的节能,
应该从整体节能的观点出发,着重降低总能耗、综合能
耗,以期取得最佳综合效益。减少能量需求,特别是充

分利用余热,将对降低电能和总能耗有良好的效果。因
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实现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系
统节能的有机结合,必须在原料、设备、工艺、供电和
管理等方面进行宏观综合性掌控。

参考文献:

[1] 徐匡迪,殷瑞钰. 中国电炉流程与工程技术文集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士琦,张汉东,陈

煜,等. 电弧炉炼钢流程的能量状况

[J]. 钢铁,2006,41(8):24-27.

[3] 高泽平. 我国电炉炼钢节能途径探讨 [J]. 中国能源,1999,

(12):41-43.

[4] 郭廷杰. 重视电炉技术节能阻止电炉生产下滑 [J]. 北京节

能,2000,(1):14-16.

[5] 冯华堂. 电弧炉炼钢节能技术 [J]. 江苏冶金,2002,30(2):

12-17.

[6] 赵

沛,蒋汉华. 钢铁节能技术分析 [M]. 北京:冶金工业

出版社,1999.

[7] 丁

伟,曹宪明. 电炉钢节能降耗的技术实践 [J]. 电力需

求侧管理,2007,9(2):35-37.

[8] 张殿军,梁世勇,吴红广. 坚式电弧炉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J]. 中国冶金,2005,15(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