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指数有所上升。
    为化解炼铁原燃料供应紧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企业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努力
提高精料技术水平,为高炉生产顺行创造良好条件。2004 年我国烧结品位高的企业有太
钢(59.92)、徐钢(58.92)、上钢一厂(58.41)、沙钢(57.94),转鼓指数高的企业有首
钢(86.64)、凌钢(84.26)、涟钢(83.07)、南京(82.73)、酒钢(82.09)、苏钢
(81.20)、梅山(80.12);球团矿品位高的企业有首钢(65.22)、鞍钢(64.35)、济钢
(64.08),抗压强度(10N/球)高的企业有杭钢(425)、苏钢(374)、南京(373)、济
钢(314)、涟钢(312)、马钢一烧(303);焦炭 M40 高的有宝钢(89.05),威钢
(87.87)、马钢(85.51)、昆钢(84.11)、韶钢(83.48)、邯钢(83.24)、水钢
(82.66),灰分低的单位有长治(11.56)、沙钢(11.62)、宝钢(11.71),南昌
(12.10)。

    7.高炉操作技术取得新进展
    高炉高效化(指高利用系数、低能耗)是高炉炼铁技术综合水平的体现。本内容已在 1.2
章节中有所描述。
    7.1 高压操作技术
    近年来,我国一批中小高炉就是通过提高炉顶煤气压力,实现大风量、高冶炼强度,高
利用系数操作。高炉高压操作可以实现强化冶炼,提高产量,降低焦比的效果。高炉炉顶
压 力 提 高 0.1kPa, 可 以 增 加 风 量 2% ~ 3% ; 对 于 大 型 高 炉 顶 压 提 高 0.1kPa, 可 增 产
1.1±0.2%,焦比下降 0.3~0.5%,高炉高压操作有利于冶炼低硅铁。
   2004 年上半年宝钢 3 号高炉(4350M3)顶压为 234kPa,马钢 1 号高炉(2500m3)顶压
为 202kPa,酒钢 2 号高炉(1000m3)顶压为 153kPa,莱钢 3 号高炉(750m3)顶压为
143kPa。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型高炉的顶压也在提高。这是我国炼铁技术进步的表现。
    由于炉顶压力的提高(>0.8MPa),使我国 450~900m3 级高炉(19 座高炉)也实现了
炉气压差发电(TRT)。对降低炼铁工序能耗起积极作用。
    7.2 高煤气利用率
    通过对高炉装料制度和送风制度进行调剂,可以实现高的煤气利用率,进而降低高炉
炼铁能耗。随着高炉炼铁技术进步的发展,炉顶煤曲线已由过去的喇叭花型发展到双峰式
煤气曲线。并要求炉顶温度波动要小于 60℃。煤气中 CO2 每提高 0.5%,可减少燃耗
10kg/t,相当于降低炼铁工序能耗 8.5kgce/t。
    2004 年上半年煤气利用率高的企业有:宝钢 22.75%~23.65%,首钢、马钢、鞍钢、上钢
一厂、梅山、太钢等企业的高炉 CO2 含量均在 20%以上。
    7.3 少渣冶炼技术
    随着炼铁精料水平的提高,一批高炉的入炉矿品位在 59%以上,甚至在 60%以上,渣
铁比是在 300kg/t 铁以下。高炉炼铁少渣冶炼技术的发展,对炼铁学理论和高炉实际操作
技术均有极大的影响。如煤气流分布、软熔带变化,喷煤机理,强化冶炼,出渣铁制度等
均会有所调整。2004 年我国已有 25 座高炉的渣铁比低于 300kg/t,实现了高产、低耗的目
标。渣比减少 100kg/t,可降焦比 7~8kg/t,增产 8%。
    7.4 合理炉料结构
    高炉炼铁所用原料主要是烧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多年来,我国高炉炼铁炉

 料结构

中使用烧结矿比例最大,而球团矿比例偏小(约在 11%),天 然块矿的比例在增加。现
在,大多数高炉的炉料结构趋向于高碱度烧结矿 75%~85%,球团矿 10%~15%,天然块
矿在 10%左右。
    炉料结构的优化原则是:提高入炉矿品位,充分发挥出各种矿料的物化性能(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