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ESB 水体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

生态护提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在实际工程应
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体环境资源现状及业主要求等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 ,

 

以呈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双赢。

ESB 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ESB-生态清淤技术(微生物降低内源污染)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它们能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

 

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物质。微生物 能分解
河床底质中有机碳源及其它营养物质并转化为菌体,促使底泥硝化(减少底泥体积,稳

 

定底泥物理、化学性质,阻隔减少内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脱氮微生 物通过硝化和反硝
化作用能分解氨氮,分解后的硝态氮被植物吸收,使部分氮退出水体循环,进而能净化
水质。

2、ESB-生物膜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生物膜是一种为参与污染物净化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小型浮游动物等提供附着生长

 

条件的设施。它是在固定支架上设置生物填料,使大量参与污染物净化的生物 在此生长 ,
由于其固着生长而不易被大型水生动物和鱼类吞食,使单位体积的水体中生物数量成几

 

何级数增加,可强化河湖水体的净化能力。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 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
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生物膜其反应过程是:
①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
②在生物膜内部扩散,
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④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处理的机理是使工程菌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填料

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污泥,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
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使微污染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

 

身也得到繁殖。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降低污染物总量,使
水体得到净化,在污水及微污染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应用。

3、ESB-浮岛的净化作用

” 

浮岛 原本是指由于湖岸的植物附着泥碳层向上浮起,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种自然现

 

象。本工程的浮岛是一种象筏子的人工浮体,在上边栽培一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 漂
浮在水面。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程学原理,降解、吸收
水中的 COD、氮、磷等。

专家普遍认为植物的遮蔽效果在抑制浮游植物繁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的主要机

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水质净化;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人工浮岛植物的水质净化要素有以下 6 个:

 

① 植物根茎等表面对藻类的吸附、分解。

 

② 植物根系的营养吸收作用。

 

③ 为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甲壳类等的摄食、繁衍等提供场所。

 

④ 为滤食性鱼类的摄饵、捕食、产卵繁殖、栖息等活动提供场所。

 

⑤ 去除悬浮性物质。

 

⑥ 日光的遮蔽效果,抑制藻类生长,平衡水温。
4、ESB-人工湿地(岸边涉水植物种植)
河流沿岸水生植物带(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要素有以下 8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