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公元十五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412—1998) 

    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几个伊斯兰王国直到十五世纪才被西班牙的天主

教政权统一。由于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安定局面,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收
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即为典型的例子。这座由许多院落组
成的宫苑都位于地势险要的山上,建筑物除居住用房外大部分马蹄形券洞甚至可以看到苑
外的群峰。再加上穿插引流的水渠和水池,整座宫殿充满了

“绿洲”的情调。宫内园林以庭院

为主,采取罗马宅院四合庭院的形式,其中最精彩的是拓溜园(C

 out of Myriles )和狮

子院(

 Court of Lions )。拓溜园的中庭纵横一个长方形水池,两旁是修剪得很整齐的拓

榴树篱。水池中摇曳着马蹄形券廊的倒影,显示一派安详的安谧亲切的气氛。方整宁静的水
面与暗绿色的树篱对比着精致繁荣,色彩明亮的建筑雕塑,又予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狮
子院四周均为马蹄形券廊,纵横两条水渠贯穿全院,水渠的交汇处即庭院的中央有一个的
喷泉,它的基座上雕刻着十二个大理石狮像(伊斯兰教的教规禁止以动物作装饰题材,这
十二个狮像是后来加上去的)。阿尔罕伯拉宫的这种理水手法给予后来的法国园林以一定程
度的启示。

 

    公元十五世纪后期 

——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的产生 

    十五世纪是欧洲商业资本的上升期,意大利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城邦。

政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宗教中解脱出来,摆
脱了上帝的禁锢,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

“人性的解放”结合对古希腊罗马灿烂文

化的重新认识,从而开创了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高潮,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文化高潮里面的

一部分。

 

    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而多山地,气候温和,阳光明媚。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贵族、大

主教、商业资本家们再城市修建华丽的住宅,也在郊外经营别墅作为休闲的场所,别墅园遂
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别墅园林多半建立在山坡地段上,就
坡势而作成若干的台地,即所谓的台地园。园林的规划设计一般都由建筑师担任,因而运用
了许多古典建筑的设计手法。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
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各层
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园林本生与周围
自然环境的过度。站在台地上顺着中轴线的纵深方向眺望,可以收摄到无限深远的园外借景。
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

 

    理水的手法远较过去丰富。每与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

水瀑,平濑或流水梯(

 W ater Stair ) ,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

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常有欣赏流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
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常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置,甚至有意识地利用激水之声
构成音乐的旋律(W

 ater Organ ) . 

    作为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也极其多样,那些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

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亮晶莹衬托着暗绿色的
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中还出现一种新的造园手法

——绣毯式的植坛 (Parterre) 

既在一块大面积的平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好象铺在地上的
地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