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2 安全隐患的原因

2.2.1 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频频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

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

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

2.2.2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

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

防腐剂

保鲜剂

三是部分经

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

2.2.3 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

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

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2.4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

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

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

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

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2.5 检测水平低,重视度不高

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

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

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

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

究单位。

2.2.6 食品安全保障意识有待提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