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食品污染事例,要数肾上腺素类兴奋剂盐酸克伦

特罗的使用,即 瘦肉精 的污染。 瘦肉精 作为饲料添加剂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最早为美

国人发现的,他们发现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 瘦肉精 可提高瘦肉率 10%以上,就被应
用于畜牧养殖。到 80

年后期在我国俏然流行,接着在浙江、广东、河南都发生了 瘦肉精

中毒事例多起,据农业部 2000

年几个省的抽检,发现 瘦肉精 的使用率为 19.8%。在养

殖业生产过剩中还有一个不被注意的突出问题是抗生素的滥用。最近在新闻媒体上开始看

” “

到 有抗奶 、 无抗奶 的讨论,说明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中也经常使用,并且表明抗生素在

牛奶中较为稳定。据专家研究,人体服用 有抗奶 会导致肠道中细菌群落的紊乱,从而导
致消化道功能紊乱,体质过敏者会出现过敏反应,并使一些病菌的菌株产生抗药性,长期
下去,就引成了病菌的耐药性,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株的产生。抗生素的问题也成了我们
出口农产品的头痛问题,如舟山的冻虾问题,江山、桐庐的蜂蜜的出口受阻。2002 年 1 月
30 日起,欧盟以氯霉素超标为由,执行了终止进口中国生产的动物源产品的指令,氯霉
素在蜂产品中的限量标准由原来的 10ppb,提高到 0.1ppb(1000 亿分之一,即 10 万吨蜂蜜
中含有的氯霉素不能超过 1 克),链霉素残留由原来的 50ppb,提高到 20pp,这样有限

“ ”

量标准几乎接近 零 标准,接着日本、加拿大、美国都紧跟,纷纷效仿,中国的生产企业
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仅江山 2002 年 1-4 月因此受到经济损失达 230 万美元。当然这样
带有歧视性的标准,已超出了食品安全不安全的问题,已经演变成贸易保护的味道了。但
对这样的技术壁垒,我们不能无所作为,促使我们要进一步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工作,我
们要修改旧的生产技术标准,改进生产条件和环境,加强产品的监控和检测,并根据
WTO 有关文件,积极寻求自我保护的途径,提高我们产品的竞争力。

生产过程的监控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

都有严密的标准,GMP(良好操作规范)和 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都是世界最
通行的两个安全食品生产标准。农药、化肥和其它化学品使用的控制是最常规的控制项目,
然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性、不可预见的污染事件,更需要我们认真
监控每一个生产环节,制订和执行严格的生产标准,加强检测和监督,建立信息和应变决
策机制。这种非常态的污染事故最典型的如:1999

年欧州的 二恶英事件 ,1999 年 1 月

首先在比利时发现鸡饲料中含有二恶英,检测喂食这批饲料后,鸡肉脂肪中的二恶英含
量达到正常值的 1000 倍,引起全欧州的极度恐慌。二恶英是毒性极强的一类毒物,它的
性质稳定,豚鼠的口服致死中量(LD50)为 0.6-2ug/kg,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毒性最高
的化合物之一,它的毒性为氰化钠的 130 倍,为砒霜的 900 倍,并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
畸作用,它的致癌作用为黄曲霉素的 10 倍。疯牛病实际也是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突发事
件,该病通过含有疯牛病的病牛、病羊组织加工而成的动物饲料将病扩散蔓延。这种病人
畜共患,人感染上以后引起克雅氏症,迄今在英国己有 86 人死于此病,据牛津大学在英

国 自然 杂志上发表的报告估计,全世界可能有 13.6 万人感染上此病。

在食品的加工、贮存、运输诸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食品添加剂

超标和滥用是相当普遍的事。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制定了许多限量标准。食品的添
加剂品种繁多,有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等)、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等)、漂
白剂(硫磺、亚硫酸钠等)、发色剂(亚硝酸盐)、着色剂(如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亮
蓝、靛蓝等)、甜味剂(糖精钠),以及其它凝固剂、疏松剂、香精、保鲜剂、酸味剂等等。还

有许多是国家不允许使用的 添加剂 ,如作为增白剂的 吊白块 、过氧化苯甲酰等,作为
防腐剂使用的甲醛等。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发生霉变的情况是常见的,这其中至少有
100 种已知的霉菌对人的健康是有影响的,有些霉菌还能产生有害的代谢物霉菌毒素,
其中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素、镰刀菌霉素、3-硝基丙酸,都属致癌物质,主要是诱发肝癌。
这类毒素在南方的湿热地区较多,在北方寒冷干燥地区要少一些,广泛存在于糧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