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会更好一些,但始终不能排除政府 A 与企业 C 间距离

因素的影响。这将影响到政府 A 监管工作的开展,其在信息上将处于劣势。A 若选择不配

合,在 不配合,不努力 的策略组合下会使企业 C 产生很强的逃税动机,导致税收的大
量流失,在模型支付矩阵中就体现为双方的收益均为 0。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取决于 T3-D-
WA

的值。但无论均衡解是那一个,都不是全局的最优解 配合,努力 ,因为此时的整体

收益为 T1-D-WA-WB,而 T 的值通常要远远大于 T1 和 T2  

  以上只分析了双方政府在一次博弈中的情况,在现实中该博弈可能会两者问发生很
多次,而且双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后一次,所以可将其看作一个无限次重复博弈。在
多次博弈中 B

将始终选择 不努力 ,其收益也将一直为 O,B 政府彻底丧失了征税的积

极性;而 A 政府将尽量降低自己的成本使 T1-D-WA 的值为正。因为 T1 与 WA 有关,所以
只能缩减 D

 

,即减少对该行业发展的鼓励政策等,这将不利于建筑业的发展。

 

  
  (二)

 

税收最终完全归属于施工地政府

  税收完全上缴给施工地政府的政策也称税收的属地化。在该政策下双方政府的支付矩
阵如图 2 所示(各符号的含义与上例相同)。无论 B 作出怎样的决策,政府 A 配合的收益为
D-WA,不配合的收益为 0,因此 A

一定选择 不配合 ,但 B 若选择努力的话可以通过其

地理优势得到 T2-WB

的收益,而且通常为正,所以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 不配合,努力 。

看起来税收属地化政策似乎要比前一种的情况好些,但企业的应纳税额为 T,也就是说
属地化的税收政策仍然不能避免 T-T%的税收流失。同样这也是一个无限次重复博弈,在
多次博弈中政府 A 会完全取消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鼓励,为了保证税收,甚至会限制建筑
企业的外出经营活动。这不仅在总体上降低课税总量 T,而且阻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

 

全局最优的税收分配制度

  经由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种税收分配制度都会导致其中一方积极性的
严重丧失进而影响到行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市场机制的发挥。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制度能

使博弈的均衡停留在 配合,努力 的全局最优解上。不妨设一个税收分配百分比 α 使 A 政
府得到的税收总额 tA=αT,使 B 政府为 tR=(1-α)T,实际上是将应税总额在两地政府之间
分配,目的是在弥补双方付出的成本的同时使各方均有所得,从而保证注册地政府有足
够的动力继续鼓励和发展建筑行业,也确保施工地政府有积极性去监管建筑企业,规范
行业秩序,实现公平竞争。要实现效率与公平,就要求政策的科学与合理化。具体地说,
就是 α

 

能否确定与如何确定的问题。

  设 A、B 政府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uAuB,则在双方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便可达到最优。
利用约束条件 tA+tB=T 构建函数,对双方的收益求偏导得到反应函数 RA 和 RB,解反应
函数求出分配比例,进而得到 α 的值。为了推导的具体化,笔者设 A、B 具有 C-D 形式的
联合效用函数 H=Xpp)yq,其中 A 的收益是 X=tA-D-WA;B 的收益是 y=tB-WB。则有拉格

 

朗日函数极值条件:

 

  
  这样 α 的值便得以确定。从结果可以看出税收的分配取决于应税总额 T、发展投入
D、双方的努力程度 WA 和 WB 以及效用函数的形式。作为制定政策的上级政府在决定分配

 

比例时,应该参照以往年度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再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