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完成。

  而据消息人士透露, 美国正在抓紧机会抢注有关能源、环保、

化工的全球专利,虽然很难证明是政府所为,但是,客观上,奥

巴马还是为美国本土民间力量的获益争取到了时间上的机会。

  中国:碳博弈背后的机会路径

  在美国的 强横 之下,规则博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就连联

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

(Dr. Rajendra Pachauri

)态度也转向暧昧,他指出: 只要重点内

容出自京都议定书,叫什么名字或建立什么样的规则并无妨。

   这等于是说,只要最终全球的减排目标能实现,具体利益主

体如何承担责任,共享风险可以再谈。也恰恰由此开始,美国真正

获得了谈判的机会,而中国,作为美国之外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

开始承受来自其他各国的压力。 观察人士评价说。

  在经济停滞近 20 年后,日本开始将碳规则的制定作为重振日

本经济的重要契机,因此不惜拿出 1.75 万亿日元(约 150 亿美元)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其条件是要求《京都议定书》对全球

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以及中国的减排义务加以明确规定。

  而美国,众所周知,11 月份奥巴马访华的重头戏中,就是要

争取与中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默契,获得中国的支持,但颇有

背信弃义 之举的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奥巴马的开篇演讲就

将矛头对准中国,在拒绝做出新的承诺的同时,话锋一转,开始

谴责中国在减排问题上不接受外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