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值得
一提的是,与以语言学模式为基础的译学研究形成对照,采用历史描写主义方法的译学
研究一般仅关注文学文本。基特尔与弗兰克主编的《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是这
一新的译学研究潮流的代表。这部论文集的作者均为德国戈廷根文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者。
该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含三篇论文,集中探讨在 18 世纪的德国,通过法语
这一中介将英文作品间接译入德语的翻译实践。第一篇论文根据法国语言文化对译文影响
之大小和德国译者对于法国的不同态度,将间接翻译英国小说的译者分为四类,并对造
成他们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此揭示出 18 世纪德国翻译文化的复杂性。第
二篇论文通过实例论证指出:虽然以法语为中介的文学翻译在 1770 年左右就已销声匿迹,
但在非虚构性文本之范畴,这种间接翻译一直延续至 18 世纪末。该文对造成这两者不同
步的各种历史文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篇论文专门探讨了以法语为中介的本雅明·
福兰克林自传的德译。该文分析了福兰克林自传的不同译本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及其蕴含意
义,并挖掘了造成这些不同特点的意识形态、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动态因素。

第二部分探讨的是美-德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译者的不同译法。该部分由四篇论文组
成。第一篇集中分析 T·S·艾略特的《荒原》在不同时代的法文和德文译本。该文旨在建构一
个由数种参数组成的模式,用于描写原文中的文化指涉(culturalreferences)和译者在译
文中对这些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六种参数:1. 文化指涉的明晰度(从最为微妙的
文化内涵到明确无疑的文化上的陈词滥调);2.

 

范围 (或者特属于某个地区、某个阶级,

或者属于某个国家,或者具有文化普遍性);3. 性质(宗教、文学、艺术、体育、生活方式等
等);4. 历史维度(文化指涉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5.语篇类型;6. 一体性或者融合
性(在何种程度上文化指涉与作品融为了一体)。这六种参数为分析不同译者对《荒原》中
文化指涉的不同译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框架。但该文指出,对其它作品的译文或者其
它文学/语言/文化之间的翻译进行研究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参数或者删减
既定参数。此外,在一个情景语境中显得十分重要的参数,在另一个情景语境中可能会变
得无足轻重。同样,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源文化中最为平淡无奇的文化指涉有可能会
在译入文化中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该部分第二篇论文集中分析德国译者在翻译杰克·伦
敦的《荒原的呼唤》时,对于物质文化词语的不同译法。该文认为,这种分析可以达到三个
“特殊的确(distinctive)目的。其一,就同一原文而言,可以发现不同译文之间的相互关
系;其二,可以揭示出译者对于原作品、原作者和翻译艺术的看法。然而,在笔者看来,
这两个目的为文学翻译研究所共有,而不是文化词语译法研究所特有的。只有第三个目的
方真正具有特殊性,即揭示同一文本的先后译者对于原文中社会与自然背景的不同熟悉
程度。该文十分注重探讨译者由于不熟悉原文中的文化背景而偏离原文的各种现象。第三
篇论文将研究焦点对准政治文化,探讨了德国译者在政治审查制度的影响下,对欧文的

《瑞普·凡·温克尔》所进行的各种更改。该文证明在这一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具有较大的优

越性,因为 通过译文与原文的比较,我们可以比仅仅研究原文更为准确地估量审查制度

所带来的后果 (Hulpke1991: 74)。第四篇论文探讨德国译者在翻译马克·吐温的《田纳西
州的新闻业》时,对于美式幽默的处理方式。鉴于德国和美国在对于幽默的看法上存在明
显的差异,译者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了各种改动,并增加了一些原文中没有的成分,以
求在德国读者中产生类似的幽默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分的论文有一个共同点,即注
重对描写模式的建构或对普遍规律的挖掘。作者只是将具体文本当成说明描写模式或者具
有普遍意义之问题的实例。

第三部分由三篇论文组成。第一篇论文探讨戏剧翻译中,人物名字和头衔的译法及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