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

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

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

壤侵蚀。

3.1.6 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 400

吨。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 30%,建

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 4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

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指定地点,集中运出。

3.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2.1 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

损耗率降低 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

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3.2.2 材料使用

1、对易造成空气污染的装饰物资应在供应商选择上和采购合同中规定必须按照国

家环境标准进行检测,符合标准的物资才能验收进场,确保物资所产生的废气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

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2、进行饰面人造木板拼接施工时,除芯板为 E1 类外,应对其断面及无饰面部位

进行密封处理。尽量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