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应是它的创造者。回想一下改革开放 20 年问,有多少新建筑可以与开国十大建筑,如人
民大会堂等相媲美的,又有多少会在百年后载入史册延续那燃烧千年的文化火苗呢?思考
的结果往往不言而喻。

  在设计之前,我经常思考建筑为什么存在,除去功能和最基本的要求,建筑又应该
体现什么呢?  我认为建筑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文的关怀。我们现在看到的传统建筑
形制是经人类世世代代发展与改进中形成的,然而这些形式上的特征只是表面的表达方
式,这种形制的形成是由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而决定的,形制风格的成熟
表明这种建筑适应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这就是为什么说建筑是哲学的末
班车,永恒的建筑形制必将符合人类哲学理念,这也是隐藏在建筑背后却又是能让建筑
散发永恒魅力的关键。

  心理学家荣格在精神分析学上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学说,讲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
意识,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处在心灵最深层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
精神剩余物,包含着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而

“ ”

建筑就是把这抽象的事物引导向实体发展,说白了,建筑就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像 根
一样植于人类心底的那份情感意识。好的艺术作品都具备同一点要素,都体现出了人类普
遍共有的情感,建筑也不例外,要使建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应该把目光转向历史,
转向传统,用建筑来承载与续写文化的精髓。

“ ”

  确定了这个设计目标后,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展开了,我习惯于把设计过程分成 内

“ ”

与 外 的两个部分。

“ ”

   内 的研究

“ ”

   内 是指建筑生成的逻辑,要建造一个建筑就必须有场地,而个地方必定有自己的
历史,这个历史对于建筑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建筑师,应该去了解场地,了解它的
历史,它的根。这时,我们就会回顾传统建筑中功能相近的空间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只是对传统空间进行简单的元素提取,拼接出所谓的 仿古式 现
代建筑,这种方式无异于复制传统。复制只会带来感性的麻痹,也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传统建筑与文化背景呢?

  这也就回到了之前的讨论,传统建筑形制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结构长期的

选择与改进而产生的,建筑由此承载了文化的沉淀,这也是荣格所提到的 集体无意识
层面,它带有一种意象,可以唤醒人们最心底的共鸣,而这种精神在建筑方面表现在具
像的空间品质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研习人们的文化与心理,提取一种精神,然后用
建筑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于这种感性抽象体验的提炼,有时不一定都只是分析建筑,艺术 5 大类中其他任
意一类都可以,文化、音乐、绘画与舞蹈在精神的表达上相对于建筑来说受限更少,更直
接而彻底。因此,艺术学多方面都可以激活你的思路,你可以欣赏首古诗,从意境中得到
启发,你也可以品位一幅山水国画,在浓墨淡彩之间感受那份情感。学会用自己的内心去

“ ”

进行调查与思考,捕捉最内心的感官体验: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 根 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