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后,需要对存在的交易和事项采取恰当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合理披露会计处理结果。但
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内容在有些条件下难以认知清楚,很难确定其最后结果。因为未来交易
和事项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依照将来不可能存在的不同条件,结果有一定差异。比如或
有事项,对现存条件的判断及将来风险态度的不同,推断的结果可能相反。另外,对客观
事物的描述有时候具有模糊性,比如说收入的确认,形式上是容易判断的,但就其经济
实质而言,则需考虑风险转移、价值实现等诸多方面,在收入准则中也仅仅是给出了一些
判断标准,并没有给出数量上的是非界限。这些标准能否正确运用,与会计人员的判断力
紧密关联。虽然会计人员的判断不是绝对正确,但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成为不同层次决
策的参考依据。在公众的观念里,会计是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
在信息拥有量方面也较外界具有优势,因而会计人中判断结果相对准确一些。会计人员虽
然不能以绝对准确、客观的数字来描述经济活动,但在正确判断之后,能够做到大致符合
交易的实质经济内容。

(2).会计前提是对会计存在条件的合理假定,便于会计操作,但有自身的局限。

会计主体假设是解决会计人员为谁服务的问题,在简单企业形式下,会计主体之间的界
限是明晰的,但企业相互并购、参股、控股之后,会计主体开始不确定。比如企业集团在编
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会计主体包容哪些受控制企业并不是唯一的。

货币计量前提使会计以稳定的货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具有综合性强。便于比较的优点。
但货币作为计量手段也有其局限。许多会计信息对相关决定来讲至关重要,却无法以货币
计量。象企业的人力资源、存在的外部环境、地理位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等等。再者,货
币计量要求币值稳定,在物价变动幅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难免有失
客观,会计人员必须对原有的会计信息进行判断、调整。M 持续经营前提假定企业能长期
持续下去,但在出现终止情况时,与之相关的会计政策就要中断,影响各会计要素的变
化,如何披露经营状况需会计人员做出合理判断。

会计分期前提将持续经营企业人为分成不同会计期间,这种分期使跨期间业务在期末反
映时,必须合理估计。

(3).会计原则是会计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但这种规则不同于数学上定律和公式,
其权威性由人们的接受程度而定。即使是广为接受的会计原则亦存在非客观因素,因为会
计原则对会计业务处理是指导性的,涉及到具体环节必然依赖会计人员的判断。历史成本
原则是与货币计量前提相关的会计原则,其对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以实际成本来记账,可
验证性极强。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方法也不是绝对客观。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为
了核算固定资产因物理及技术因素而转移、损耗的价值,会计中规定了多种计提折旧的方
法。在影响折旧金额的因素中,只有固定资产原值是账面价值,其余的折旧年限、预计残
值都是对将来的判断。更何况企业在确定是采用加速折旧还是直线法折旧政策时,更需专
业人员的正确判断。

(4).新会计观念的出现,对会计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经济的到来已影响到了会计
观念,历史成本原则已受到挑战,公允价值则被人们关注。在金融领域,历史成本原则所
提供的信息已不能适应新的交易和事项的需要。公允价值等新观念出现后,要求会计人员
在实质上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形式上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