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性土(岩)层所承受,并可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五、化学加固法
  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应用很多,并取得实践经验的化学加固法包括硅化加
固法和碱液加固法,其加固机理如下:

 

  硅化加固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化学过程,一方面基于浓度不大的、粘滞度很小的硅酸钠溶
液顺利地渗入黄土孔隙中,另一方面溶液与土的相互凝结,土起着凝结剂的作用。

 

  碱液加固: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我国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加

固原则为: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黄土后,首先与土中可溶性和交换性碱土金属阳离子发生置
换反映,反映结果使土颗粒表面生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六、预浸水法
  预浸水法是在修建建筑物前预先对湿陷性黄土场地大面积浸水,使土体在饱和自重应
力作用下,发生湿陷产生压密,以消除全部黄土层的自重湿陷性和深部土层的外荷湿陷性。
预浸水法一般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湿陷性强烈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由于浸水时场
地周围地表下沉开裂,并容易造成

“跑水”穿洞,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所以空旷的新建地区

较为适用。

  

 
软弱地基的种类及性质
  

 (一)淤泥和淤泥质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工程上统称为软土,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

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5 的黏性土,称为淤泥;

当天然孔隙比小于

1.5 但大于或等于 1.0 时称为淤泥质土。其具有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

渗透性小、结构性及流变性明显等工程特性。因此,建筑物的沉降量大而不均匀,沉降速率
大以及沉降稳定历时较长。
  

 (二)杂填土和冲填土

  

 由人类活动而堆填成的土称之为人工填土,其性质与淤泥质土相似,物质成分较杂、

均匀性较差,多数情况下,在同一建筑场地的不同位置,其承载力和压缩性往往有较大的
差异,如作为地基持力层,一般须经人:仁处理。
  

 二、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

  

 近年来,大量的土木工程实践推动了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途径

越来越多。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以下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就给出了 13

种地基处理方法。所以,在考虑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时,必须注意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可盲目施工。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见表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