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1.2.4 选择上模刀口,调整下模刀槽。

a) 根据零件图纸标注圆角半径及长度、弯曲形状选取上模刀口并固定在上刀架上。
b) 根据零件材料厚度选择下模刀槽(一般下模刀模的宽度为材料厚度的 8 倍)。翻

转下模刀槽,适用的刀槽面朝上,把下模刀口放在下模垫铁上,起动折弯机使上模刀
口缓慢地下降进入下模刀槽中,调整下模的前后位置,利用调节螺调节下模刀槽在下
模垫铁上的位置至合适为止。
5.1.2.5 调整定位尺寸
  调整定位尺寸即调整后挡料架位置。方法如下:转动手柄,可使支承板前后移动,同
时也可适当调整挡料杆的伸出长度,使零件折弯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5.2 折弯成形
5.2.1 以一块材料进行试弯,检查成形零件外形尺寸、直线度、折弯角度是否符合图纸
要求。否则应重新调整定位尺寸及上下刀口间隙,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5.2.1 折弯次序根据零件形状来确定。一般有以下四种典型折弯次序:
5.2.3 注意事项

a)当零件需要折弯时,其折弯高度<80mm。如超过 80mm 则需要换刀口,或调整

折弯次序,增加整形工序。

b)折弯成形后的零件堆放整齐,防止因码放不当引起变形。
c)成形的零件应做好标记写明产品零件名称图号,以便下一道工序按图验收。

6  工艺要求
6.1 精度等级
6.1.1 折弯后短边未注公差尺寸分为 A、B、C 三级。
6.1.2 折弯后角度粒度等级分为 A、B、C 三级。
6.1.3 折弯后的折弯线直线度及组成角的两边的平面度分为 A、B 两级。
6.2 折弯后的短边未注公差按表 1 规定
6.3 折弯后角度公差按表 2 规定
6.4 折弯角的直线度、公差及折弯角的两边的平面度公差按表 3 规定。

7  质量检验
7.1 零件表面应平整、无锈蚀残缺,折弯角处无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