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下列问题:

 

1) 低技术水平的产品竞争激烈,互相靠压价促销; 

2) 高技术水平、全功能产品主要靠进口; 

3) 配套的高质量功能部件、数控系统附件主要靠进口; 

4) 应用技术水平较低,联网技术没有完全推广使用; 

5) 自行开发能力较差,相对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主要靠引进图纸、合资生

产或进口件组装。

 

当今世界工业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国防实力。目
前我国是全世界机床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近

300 万台),但我们的机床数控化

率仅达到

1.9%左右,这与西方工业国家一般能达到 20%的差距太大。日本不

80 万台的机床却有近 10 倍于我国的制造能力。数控化率低,已有数控机床利

用率、开动率低,这是发展我国

21 世纪制造业必须首先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每年

我们国产全功能数控机床

3000~4000 台,日本 1 年产 5 万多台数控机床,每

年我们花十几亿美元进口

7000~9000 台数控机床,即使这样我国制造业也很

难把行业中数控化率大幅度提上去。因此,国家计委、经贸委从

“八五”、“九五”就

提出数控化改造的方针,在

“九五”期间,我协会也曾做过调研。当时提出数控化

改造的设备可达

8~10 万台,需投入 80~100 亿资金,但得到的经济效益将是

投入的

5~10 倍以上。因此,这两年来承担数控化改造的企业公司大量涌现,甚

至还有美国公司加入。

“十五”刚刚开始,国防科工委就明确提出了在军工企业中

投入

6.8 亿元,用于对 1.2~1.8 万台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数控技术经过

50 年的 2 个阶段和 6 代的发展: 

1 阶段:硬件数控(NC) 

1 代:1952 年的电子管 

2 代:1959 年晶体管分离元件 

3 代:1965 年的小规模集成电路 

2 阶段:软件数控(CNC) 

4 代:1970 年的小型计算机 

5 代:1974 年的微处理器 

6 代:1990 年基于个人 PC 机(PC-BASEO) 

6 代的系统优点主要有: 

1) 元器件集成度高,可靠性好,性能高,可靠性已可达到 5 万小时以上; 

2) 基于 PC 平台,技术进步快,升级换代容易; 

3) 提供了开放式基础,可供利用的软、硬件资源丰富,使数控功能扩展到很

宽的领域(如

CAD、CAM、CAPP,连接网卡、声卡、打印机、摄影机等); 

4) 对数控系统生产厂来说,提供了优良的开发环境,简化了硬件。 

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数控系统生产厂是日本

FANUC 公司,1 年生产 5 万套以上

系统,占世界市场约

40%左右,其次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约占 15%以上,再

次是德海德汉尔,西班牙发格,意大利菲地亚,法国的

NUM,日本的三菱、安

川。

 

国产数控系统厂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北京航天机床数控集团、北京凯恩帝、北京凯
奇、沈阳艺天、广州数控、南京新方达、成都广泰等,国产数控生产厂家规模都较
小,年产都还没有超过

300~400 套。 

10 年数控机床为适应加工技术发展,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都有巨大进步。 

1) 高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