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11 年底的一个晚上,我在广东佛山,饭后去捏脚。我照例问技师小姑娘平常上什么

网站,生活中有什么爱好,最近打算干嘛。年轻的姑娘回答我说最近

 的梦想就是买一部小

米手机。当时我吃惊得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掉在地上。

2011 年底,我也只是在网上看到小米的

新闻,市场上连一部真机都没有。但在千里之外

 的广东,一个小城路边的洗脚妹都把小米

手机当作人生梦想了。我连忙问她为什么,她说

“小米手机一千多块钱,但用起来和苹果一

样,多划算呀

”。

  这就是定位,这就是产品的独特性。

 

 

  中国互联网很常见的例子:从新闻、门户、电商、视频网站,到现在的团购、安全软件、浏
览器、微博、手机,

99%都是无差异化的竞争,很少有人考虑“与同类产品相比你的独特性什

”。显而易见,那些后发而胜出者,都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超凡的控制技巧。 

 

  按照此

“九步法”的第二步,如果你是微信的深度用户,请你考虑“朋友圈”这个产品的

 

“独特性”是什么。

 

  当微信在设计

“朋友圈”这个功能时,一定考虑了他和微博,Qzone,校内相比较的独特

性。在

SNS 产品同质化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微信的一个二级功能如何胜出,他的独特性在

哪,这就是

PM 团队要解决的首要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这个独特性就是

“私密”。

  其实社交的本质就是

“隐私的分享”,人与人相识,到朋友,密友,甚至情侣,最后夫

妻,关系深化的过程,也就是隐私一步步不断彼此分享的过程。微博为

 什么做不了 SNS,

因为微博这类的广播平台,天生不具有私密性的特质。而微信朋友圈在私密性的定位上,用
一种简单的手段,解决了

Facebook 复杂的隐 私设置问题。无论是微信 PM 天才的洞察到了

这一点,还是碰运气碰上,不得不让人佩服。如果微信朋友圈能在

“隐私的分享”上做得更好,

那这个产品前途无量,

 未来可以有机会和 Facebook 对决。

  第三步:分解用户。根据产品的核心价值,将用户分解成不同角色。

  步骤一解决的是

 “有什么用”,步骤二解决的是“别人凭什么用”,步骤三到步骤七解决

的是

“如何更好用”。如何更好用的关键就是变成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思考。

  也许天才能够洞察到用户需求,但天才在洞察用户需求上也有一个成长过程,我们看
到乔帮主也是从一个个失败里一下下爬出来的。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就好像佛陀的证悟:削一
个苹果,削到最后,发现是空,于是悟道了。用户需求原来是一本无字天书,要领悟,需要
有一个削苹果的过程。

  分解用户,变成用户的过程就是一个削苹果的过程,一个

PM 的必经修炼。不同产品,

不同维度,有不同的分解方法。初期不用太复杂,但也决不能脑子里只有一种用户,那就不
是削苹果,而是削石头了。

PM 至少要按产品的核心价值,用最粗的线条把用户进行分类。

  如:

 

互联网的一些事

  

UGC 产品:看的用户,写的用户;

  论坛:浏览用户,发贴用户,版主

;

  

B2C:浏览用户,交易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