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件。接下来依次是德国博世(

BOSCH)、日本松下(MATSUSHITA)、美国通用汽车

GM)、福特(FORD)、O2Micro、博世与三星 SDI 的合资公司 (SB LiMotive 有限公司)、

德国大众(

VOLKSWAGEN),申请量依次递减。从图中可以发现,排行前三名的都是日本

的汽车企业,而且申请量均超过

150 件,可见,日本汽车企业在电池管理系统这一技术领

域的研究已经远远领先于其它企业。

 

  

 

  

 3.2 日本 BMS 的技术优势与弱势 

  

 对丰田、丰田旗下公司―日本电装、本田的专利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技术分类,如表1

所示。

 

  

 针对日本领先的技术情况,对专利申请量明显较高的丰田、日本电装、本田三家公司进

行技术分析。可知,在电池充放电技术方面,这三家公司专利申请量依次是

290、112、83 件,

也是在这六个分类中专利数量最多的一个分类,说明这三家企业都在大力研发电池充放电
技术;其次是电池控制技术,依次是

188、59、39 件;再次是电池剩余容量,依次是:

52、22、29 件;由此可见,电池充放电、控制和剩余容量的估算这三方面是目前 BMS 的技术
热点,而对于电池的均衡、冷却、状态评估,专利数量比较少,说明这三项技术是需要众企
业攻坚的技术难点。

 

  

 

  

4 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各企业加紧在中国的专利布局

 

  

 

  

 4.1 鼓励政策刺激 BMS 发展,BMS 专利申请飙升 

  

 如图 5 所示,国外重点企业在中国总共申请专利 52 件。从 2000 年开始在中国进行该领

域的专利布局,

2000 年至 2006 年,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每年申请

量均小于

5 件;2007 年开始,数量有了显著变化,并在 2008 年达到峰值,这也与我国对新

能源汽车及其车用电池的大力支持有关系。

2007 年至 2009 年期间,专利申请的数量相对于

前面

7 年都有显著增加,说明国外企业正在加紧在我国的专利布局。 

  

 

  

 4.2 各企业加紧在中国专利布局,利用技术优势冲击中国专利版图 

  

 如图 6 所示,丰田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是最多的,共 20 件,其申请量是排名第二的美

Micro 的两倍,紧随 Micro 公司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共 9 件,再就是日本电装、福特、

大众、本田、博世,申请量依次是:

6 件、3 件、1 件、1 件、1 件。而在丰田的 20 件专利中只有 1

件专利的法律状态是授权,其余

19 件专利都处于实审阶段,其旗下日本电装 6 件专利中,

5 件处于实审阶段。美国 Micro 公司在中国的专利(包含同族专利),有 2 件处于实审阶

段,有

12 件处于授权状态;通用的专利有 6 件处于实审阶段,3 件处于授权状态。由此可见,

日本、美国的企业正在加紧在中国的专利布局。

 

  

 丰田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中,有 3 件是充放电相关的、9 件是控制技术、2 件是热管理技术、

2 件故障诊断、1 件状态评估;日本电装则是 5 件充放电技术、1 件控制技术。美国 Micro 在中
国申请的专利中,有

7 件是充放电技术相关的、2 件是控制技术、1 件是状态评估;通用公司

关于充放电、控制、热管理和状态评估的专利均为

2 件,关于均衡的是 1 件。可见,日本和美

国的重点企业在中国的专利布局中涉及的

BMS 技术较全面,且充放电技术的专利申请量最

大,由此可知,日本和美国的重点企业在充放电技术这一领域技术比较成熟。

 

  

 

  

5 分析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