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冯钧,陶明,徐建平.松江二水厂

深度处理改造方案及净水效果

V01.30,No.3,201 1

(2)电力容量无富余,改造必须考虑节能

松江二水厂供电系统总电力容量4

130 kVA,

用电负荷已超过总电力容量的80%。在深度处理改

造中,一方面必须考虑减少水力提升,降低用电负

荷增量,另一方面只能通过利用错峰、负荷均分、选

用变频节能型设备等措施挤出技措改造所必须增

加的300 kVA容量。

(3)改造不能影响制水生产

松江二水厂为松江城区主要供水水厂,改造不

能影响制水生产。

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

2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改造方案和

实施情况

2.1深度处理改造总体方案

考虑到深度处理改造用地受限,在中试的基础

上,提出了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平流一斜板沉淀池,

同时将节约的沉淀池空间改造为上向流颗粒活性

炭滤池。利用两期沉淀池之间的空地建设臭氧发生

系统和臭氧接触池。由此形成了如图2的净水工艺

流程。

臭氧

圈2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后净水工艺流程

Fig.2

Reconstructed Water Treatment

Phx-七蝴in

Son西iang

No.2

Water

Treatment Plant

2.2沉淀池改造方案

松江二水厂原有单座制水能力为5万ms/d平

流沉淀池4座,沉淀区长约75 m,宽约15.6 In,每座

沉淀池被隔墙分为等宽的2格。

平流式沉淀池改造方案是将沉淀池沿水流方

向分隔为3段。

第l段保持现状,仍作为平流沉淀区,长34

m。

第2段改造为斜管沉淀区,斜管区长20 m,上

升流速为6.67 m/h,PVC斜管长1.0 m,倾角为600,

上部设不锈钢指型槽。在排泥机上设置一个机械推

杆和刮泥翻板的刮泥装置,将斜管区的积泥刮至平

流沉淀区后再由原有排泥机排出池外,解决了斜管

沉淀区的排泥问题。斜管区末端设出水渠,出水在

导流渠内直接提升至臭氧接触池。

第3段改造为上向流颗粒活性炭滤池,活性炭

滤池出水直接进入砂滤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活

性炭滤池采用上向流工艺在技术上可行,上向流活

性炭滤池水头损失约40—50 em。炭滤池采用上向流

工艺可保证炭滤池出水水位与砂滤池之间的高程

差相当于原沉淀池与滤池之间的高差,因而可以满

足自炭滤池至砂滤池实现重力流的要求,从而省去

了采用下向流活性炭滤池所需的一级提升。

活性炭滤池长16 m,加设隔墙分为4格,单

一74一

格滤池面积为60.8矗,滤床厚为2 m,颗粒活性炭

粒径为8x20目,空床停留时间为14 min,滤速为

8.6

m/h,利用现有滤池反冲洗鼓风机单气冲,强度

为55 m3/(m2・h),设计冲洗周期为3~4

d。

松江二水厂沉淀池改造后布置参见图3。

改造后的斜管沉淀池和活性炭滤池,另增加了

移动式遮光罩以控制夏季可能发生的藻类繁殖。

2.3臭氧发生系统及臭氧接触池建设方案

(1)臭氧接触池

新建臭氧接触池按20万m3/d规模设计,分设为

可独立运行的2座,单座池宽14.95 m,长17.75

m,

水深为7.4 m,设计臭氧加注能力为2~2.5 mg/L,有

效接触时间为15 min。每座接触池内设导流墙,布

气采用微孔扩散接触器,池顶设置尾气破坏装置2

套,1用1备。

臭氧接触池出水通过管道接至活性炭滤池。

(2)臭氧制备车间

臭氧制备车间平面尺寸约24x10 m。设臭氧发

生器二套,单套臭氧发生能力为10 kg/h,最大产量

为15

k咖。

(3)氧气站

采用液氧供应系统。氧气站平面尺寸约10x7

m,

采用租赁液氧供应系统方式供氧。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