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均谷物使用量不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如果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受阻,或者历史的惯性过大,那么中国未来的人均谷物使用

量将会大幅度上升。

1950—1994 年中国的粮食消费:1950— 1952 年是中国的战后恢复时期

1952 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使用量达到了 283 公斤。从 1953 年到 1960 年人均粮食使用量经

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

 程,峰值为 1956 年的 303 公斤,低谷为 1960 年的 213 公斤。从

1961 年到 1977 年人均粮食使用量在波动中缓慢上升,1977 年达到 304 公 斤。1978—1984
年是中国的人均粮食使用量急剧增长时期,从

1977 年的 304 公斤上升到 1984 年的 397 公

斤。从

1985 年到 1994 年,人均 粮食使用量先是回落,然后稳定在 375 公斤上下。

  

1978—1984 年中国人均粮食使用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一、中国进行了全面的社会经济改革。
  二、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
 

  三、但是国家并没有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而是用越来越大的财政补贴

支持食品的低价消费政策。四、这一时期粮食进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1984 年以后,中国政

府减少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同时提高了粮食和其他食品的销售价格,

1991 年实行了食品

消费的全面市场化。粮食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市

 场化改革,加上此前超越经济水平的粮食高

消费水平,使得中国的人均粮食使用量在

1985 年以后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回落到 375 公斤

的水平,并在这一水平上

 徘徊。市场化不仅阻止了人均粮食使用量的增长,也大大降低了

人均粮食使用量相对于人均

GNP 的增长弹性,使这一数值从市场化之前( 1978—1984

年)

 的 0.39 下降到 0.016(1985—1994 年),下降了 96%。

  中国

1985—1994 年的经验证实了我根据国际比较提出的猜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市

场化改革会大大减缓它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能够降低其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一、市场化改革改变了此前的粮食和其他食品的低价消费政策,使粮食和其他食品的销
售价格合理地反映出较真实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价格的上升减少了需求。
  二、市场化改革使居民的消费多样化,而且非食品货物和服务的价格上涨以及补贴的减
少也相应地压低了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三、市场化改革扩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使得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人均粮食消费
有所下降。

四、市场化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方面提高了动物性产品的饲料转化效率,另

一方面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结构向减少使用稀缺资源(如粮食)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