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少,而且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不够。第二个阶段是 2000 年至 2004 年间,这个阶段是我国知识产权研
究发展阶段。2000 年之所以成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有着多重社会因素。2000 年前后,国内外知识产
权发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999 年末,中美达成中国加入 WTO 协议,至 2000 年 9 月,中国加入 WTO
双边谈判已基本结束,多边谈判正式开始,知识产权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与加入 WTO 直接相关的《著作
权法》、《商标法》等法律的修改必须加快步伐。《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都是在 2000 年完成
修订工作,于 2001 年生效。此外,20 世纪 90 年代末,网络技术在国内开始萌芽并且逐渐成长。数字技
术给传统版权保护结构带来的挑战,也给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激发点。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环
境的变化与国际知识产权局势的发展,使得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必要进行改革,这为理论研究提供
了极大的舞台,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也就随之增多。第三个阶段,是 2006 年至 2010 年间,这个阶段以
知识产权研究为内容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相对之前两个阶段而言,实现了数量上的跨越,我国知识产权
理论研究已经走进了繁荣阶段。2005 年是衔接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的过渡点。2006 年,全国人大
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决定。2007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
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不仅在著作权领域国内外有着巨
大的发展,在专利和商标领域,以及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在国内外都迎来了一场新的变革。于是,知识产
权学术探讨和理论研究迅速繁荣起来,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各年份的详细数据可以参看表一,在 1994 年至 1999 年的 6 年间,年均数量近 2. 3 篇。2006 年至

2010

年间的论文数量基本稳定,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知识产权理论研究达到相对稳定的一个阶段。

表一

年 份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1994

文献数( 篇)

78

77

70

81

57

27

16

18

11

19

9

14

比例( % )

16. 35

16. 14

14. 67

16. 98

11. 95

5. 66

3. 42

3. 35

2. 30

3. 98

1. 89

2. 93

对表格数据进一步分析,通过图二来显示 1994 年至 2010 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对知识产权研究的情况。

图二

在饼状图中可以明显看到,2005 年之前,博士学位论文中对知识产权研究的理论成果只是占据现

有成果总量很小的一部分,约六分之一。而 2006 年至 2010 年间累计的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博士学位
论文充实了整个知识产权博士研究的体系。这也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现有成果的构成情况———学
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五年时间,越来越多的博士研究生加入到了知识产权的研究之中,我国高等院校的
知识产权教学也在蓬勃发展之中。

( 二) 研究主题的分布
知识产权领域研究的外延十分广泛,本文参照冯晓青知识产权网内“全国知识产权博士论文索引

2010

版”的分类标准,结合本研究的数据情况,将知识产权研究分为著作权或版权研究、专利研究、商标

研究、知识产权总论研究、知识产权其他专题性研究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理论研究。其中,知识产权总
论( 在下文中简称“总论”) 研究主要是针对知识产权这门学科中一些前提性问题和基础性问题进行理

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