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于否定或忽视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也就忽视了审计的本质。依据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审计本质目标分解为审计的具体目标、分类审计目标,分类审计目标是审计具体
目标的进一步展开。
  现代民主社会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受托责任体制,在受托责任的多元化并存的基础上,
形成了多种审计类型并存,多种审计关系并存、多种审计机构并存的局面。从而使得审计目
标呈现多元化局面,分类审计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审计目标在审计目标中占据着
相当重要的地位,正确定位审计目标构建的关键。因此,随着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审计目
标越定越低。只有制定审计目标后,审计实践才得以开展。审计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审
计目标是联系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审计假设与审计规范技术的桥梁。
    与管理层沟通内部控制的缺陷,有助于真实性、正确性目标的实现。审计的首要目标是评
价被审计方提供的反应其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的会计资料和其它有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
公允性,查明这些资料是否如实地、恰当地反映被审方财务收支及其结果以及经济活动的真
相,尽可能地防止错弊的发生;有助于合法性、合规性目标的实现。审计的另一目标是评价
被审方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借以评价其财务收支及其有关
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经济合同的规定,防止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发
生;有助于合理性、效益性目标的实现。审计的再一具体目标是评价被审方的财务收支及其
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合理性、效益性,以评价被审方受托管理经济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否符合
经济性原则、节约原则:受托经济资源的运用是否有效率:计划、预算或经营目标的实现程
度,以防止损失、浪费的发生;有助于社会性目标的实现。审计的具体目标还包括审查评价
被审方经营管理活动的社会性,以评价其经管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与要求,符合社会
整体利益的需要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审查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蔡春 2001 认为审计规范是对审计行为的规范,它是审计行为的一种约束和引导机制,也
包括技术性规范和社会性规范两部分。从发展至今的整个审计理论和实务来看,审计的技术
性规范主要是审计职业技术标准,即审计标准或公认的审计准则。将沟通内部控制缺陷列为
审计准则,可以为规范和指导审计工作提供依据,有助于审计工作规范化的实现;

 制定、

实施审计准则,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结果的信任;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使
得他们免受不公正的指责和控告;有助于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审计人才的培养;有助于
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审计事业的国际化。

三、沟通内部控制缺陷在实务中的分析和国际审计准则

的关系

1992 年的 COSO 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受到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

员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
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能实现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没有触及

到企业战略,是战术层次的目标。在

2004 年的 COSO 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即

ERM 框架在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中细化和拓展了相关目标。ERM 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
过程、被人影响、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于企业各个层级、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
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合理保证、为了实现各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