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以工业管理工程、运筹学、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方法,管好、用好、

修好、经营好机器设备。对同等技术的设备,认真进行价格、运转、维修费用、折旧、经济寿命
等方面的计算和比较,把好经济效益关。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人员、机器

和备件的效益。

 

  

(2)研究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无论是新设备设计,还是老设备改造,都必须重视设

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因为提高可靠性和维修性可减少故障和维修作业时间,达到提

高设备有效利用率的目的。

 

  

(3)以设备的一生为研究和管理对象,即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把设备规划、设计、制造、

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折旧和报废一生的全过程作为研究和管理对象。

 

  

(4)促进设备工作循环过程的信息反馈。设备使用部门要把有关设备的运行记录和长期

经验积累所发现的缺陷,提供给维修部门和设备制造厂家,以便他们综合掌握设备的技术

状况,进行必要的改造或在新设备设计时进行改进。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日本推行的“全员生产维修制”,是一种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

加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它以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要求在生产维修过程中,自始

至终做到优质高产低成本,按时交货,安全生产无公害,操作人员精神饱满。

 

  

“全系统”,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实行全过程管理,从设计阶段起就要对设备的维修方法

和手段予以认真考虑,既抓设备前期阶段的先天不足,又抓使用维修和改造阶段的故障分

析,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全员参加”,是指上至企业最高领导,下到每位操作人员都参加生产维修活动。 

  在设备综合管理阶段,设备维修的方针是:建立以操作工点检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
实行重点设备专门管理,避免过剩维修;定期检测设备的精度指标;注意维修记录和资料

的统计及分析。

 

  综合管理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主要表现有:

 

  

(1)由单一固定型维修方式,向多种维修方式、集中检修和联合检修发展。设备维修从企

业内部走向了社会,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联合式,这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2)由单纯行政管理向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发展。随着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运用经济

杠杆代替单靠行政命令,按章办事的设备管理方法正在大多数企业推行。

 

  

(3)维修技术向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具和新技术发展。如热喷涂、喷焊、堆焊、电刷镀、化

学堵漏技术,废渣、废水利用新工艺,以及防腐蚀、耐磨蚀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4)设备管理由低水平向制度化、标准化、系列化和程序化发展。1987 年国务院正式颁布

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使设备管理达到

“四化”有了方向和依据。 

  

(5)由设备定期大小修、按期按时检修,向预知检修、按需检修发展。状态监测技术、网络

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在许多企业得到了应用。

 

  

(6)由不讲究经济效益的纯维修型管理,向修、管、用并重,追求设备一生最佳效益的综

合型管理发展。实行设备目标管理,重视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研究,加强设备投产前的前期
管理和使用中的信息反馈,努力提高设备折旧、改造和更新的决策水平以及设备的综合经济

效益。